本港訊(胡凌云 宋堯平) 近年來,我州把科教扶貧放在首位,堅持以人為本,強化素質提升,著力抓好“三大培訓”,有力推動了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縱深發展。
一是加強對基層干部的“帶富力”培訓。采取“請進來、走出去、沉下去”的方式,加大對基層干部的培訓力度。自2008年來,縣市各部門共組織開展各種技能培訓近380期,培訓干部達3.5萬人次,切實提高了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創新意識,增強其帶領貧困農戶發展經濟、選擇項目、搞活農村經濟的能力。
二是扎實抓好貧困地區勞動力轉移和返鄉農民工就業培訓。為普及科技文化知識,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我州大力實施“雨露計劃”、“陽光工程”、“綠色培訓”工程。自2008年來,共完成貧困地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2.14萬人次,實現就業75%以上,帶動6萬以上貧困人口脫貧。同時,積極發展農村成人教育和開展示范創建活動,面向農村、面向農民辦學,圍繞發展特色產業,大力推廣實用技術,著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專業技能的新型農民。目前,全州建立了八大產業基地,典型科技示范基地18個,科技示范點200多個,科技示范戶近17000多戶。
三是加大對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人員的培訓。根據廣大農民對社會化服務的要求,通過開展專題培訓的方式,重點加大了對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人員在信息提供、科技服務、政策服務、法律服務、銷售服務等方面的培訓力度,在全州培育了一批經濟意識強、敢闖市場的農村經紀人,為推動農村產品向商品的轉變,搞活農村商品市場,拓寬農戶增收門路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