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訊 (特派記者 周亮 貴陽攝影報道)為推進原生態民族文化建設,8月16日上午,凱里學院《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暨《凱里學院原生態民族文化特色課程叢書》創刊和出版儀式在省城貴陽舉行。據悉,《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是全國首家以原生態民族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專業性學術期刊。
《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暨《凱里學院原生態民族文化特色課程叢書》創刊和出版發行是我州著力推進原生態民族文化建設的又一豐碩成果,是奉獻給全州人民的一份文化大餐,是迎接新中國誕生60周年的一份厚禮。
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曉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顧久,省政協副主席、省教育廳廳長、省委教育工委書記孔令中等省領導出席。
州委副書記韓卉,州人民政府副州長劉曉春,州政協副胡國珍,凱里學院黨委書記龍則池,凱里學院院長曾羽,州有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創刊和出版儀式。
據了解,《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由凱里學院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發展思路上堅持開拓創新,突出專業化發展,立足貴州,推介西部,服務全國,面向世界,打造在國內有影響的民族文化研究學術刊物。《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為季刊,大16開本,96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少數民族文獻整理與研究、理論視野、專家訪談、田野調查、民族文化傳承與教育、民風民俗、旅游與民族地區發展等13個欄目設置。《凱里學院原生態民族文化特色課程叢書》 從少數民族地方研究出發,系統介紹了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獨特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悠長的歷史演進與當代發展、促進共同發展的民族區域自治、絢麗多彩的原生態多民族文化、快速推進和發展中的社會事業。為了解黔東南、研究黔東南、熱愛黔東南和建設黔東南提供一個州情教育教程。
劉曉凱對“一刊一書”的創刊和出版表示熱烈的祝賀,并向參與創刊和出版發行的全體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
劉曉凱說,省委書記石宗源同志對于原生態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非常重視,就凱里學院的建設和發展專門作了《凱里學院要為保護、傳承、弘揚原生態民族文化作出積極貢獻》的重要講話。講話殷切期望民族地方高校要高度重視原生態民族文化的保護和研究,期盼著民族文化在新時期得到更大發展更大繁榮。
劉曉凱指出,“一刊一書”的創刊和出版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重要行動,為進一步保護、傳承和弘揚貴州豐富獨特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搭建了一個新的平臺。
劉曉凱要求,凱里學院要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指導原生態民族文化建設;要深刻認識加強原生態民族文化建設在我省民族地區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意義;要大力推進產學研結合,努力提高原生態民族文化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孔令中在講話中說,《原生態民族文化學刊》的創刊為個民族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提供了一個專業性、學術性、權威性研究的展示平臺。《凱里學院原生態民族文化特色課程叢書》 重在創新、貴在堅持、注重實效,對于民族地區高校推進教學改革、凝煉辦學特色、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州委副書記韓卉在講話中指出,“一刊一書”力爭多視角、多層次、全方位地反映黔東南原生態民族文化的歷史積淀和豐富內涵,以滿足讀者多樣化的審美渴求和精神享受。“一刊一書”的創刊和出版發行,是凱里學院用科學發展觀統領高校建設,以突出文化軟實力助推我州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的生動實踐;是凱里學院堅持科學發展,把推動學院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作為統攬全局的首要任務,突出地方文化資源優勢,凝練辦學特色,明確辦學定位和辦學思路的成功實踐。
“一刊一書”的創刊和出版發行,為我州深入研究享譽世界的侗族大歌、苗族飛歌、反排木鼓舞、錦雞舞等為代表的民族歌舞,以苗族吊腳樓、侗族鼓樓、風雨橋等位民族代表的居民建筑,以苗侗銀飾為代表的民族服飾,以酸湯魚為代表的特色飲食搭建起更為廣闊的認知、感受和研究平臺,為黔東南傾力打造獨具特色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加快實現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必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會上,凱里學院黨委書記龍澤池致歡迎辭,凱里學院院長曾羽介紹了“一刊一書”創刊及出版情況。會上還進行了精彩的原生態民族文化教育匯報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