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的《芒筒蘆笙祭祀樂舞》
本港訊(韋士勇 本港記者 周亮)“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原生態類半決賽將于8月21日在貴陽舉行,參賽名單中,上屆冠軍丹寨縣代表隊赫然在目。
2007年7月,在首屆“多彩貴州舞蹈大賽”上,丹寨縣代表隊以絕美的《錦雞舞》一舉奪魁,摘下原生態類舞蹈的金黔獎,如今,他們又以《芒筒蘆笙祭祀樂舞》再次向金黔獎發起沖鋒。
據了解,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與《錦雞舞》一樣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以氣勢雄壯而著稱,曾參加北京亞運會中國民間舞蹈匯演。它的發源和發祥地在我省黔東南州丹寨縣,流傳于丹寨縣全境及周邊縣市,是苗族鳥圖騰族群中“八寨苗”亞族群所特有的蘆笙種類。它在苗族眾多的蘆笙大家族中唯一保持著蘆笙最原初的儀式和祭祀功能,被限定于在部族或區域聯盟性的重大祭祀慶典以及喪葬中使用!睹⑼蔡J笙祭祀樂舞》以芒筒為尊,以體積巨大的“董杻”為神圣,“董杻”意譯為“鼓筒”。鼓即是苗族的祖先崇拜圖騰物。
“董杻”只能在重大祭祀慶典中才能請出,“八寨苗”亞支系最后一次請出“董杻”是上世紀30年代,在丹寨縣揚武鄉境內的大型祭鼓活動上,距今已是80余年。
此次參加“多彩貴州舞蹈大賽”原生態類半決賽的參賽隊伍共有40支,半決賽將產生12強進入22日晚的決賽。
相關鏈接
《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簡介
《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被列為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發源和發祥地在貴州省黔東南州丹寨縣,流傳于丹寨縣全境及周邊縣市,是苗族鳥圖騰族群中“八寨苗”亞族群所特有的蘆笙種類。它在苗族眾多的蘆笙大家族中唯一保持著蘆笙最原初的儀式和祭祀功能。它被限定于在部族或區域聯盟性的重大祭祀慶典以及喪葬中使用。
《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以芒筒為尊,以體積巨大的“董杻”為神圣,“董杻”意譯為“鼓筒”。鼓即是苗族的祖先崇拜圖騰物!岸瓥儭敝荒茉谥卮蠹漓霊c典中才能請出!鞍苏纭眮喼底詈笠淮握埑觥岸瓥儭笔巧鲜兰o30年代,在丹寨縣揚武鄉境內的大型祭鼓活動上,距今已是80余年!
《苗族芒筒蘆笙祭祀樂舞》由請“董杻”、祭“董杻”、慶典、回谷倉四個部分組成。
“請‘董杻’”的蘆笙詞是:“跟著芒筒的聲音走,隨著蘆笙的調子走,去尋找好造田的平壩,去尋找有魚攪渾水的河流!
“祭董杻”的蘆笙詞是:“來吧來吧,董杻董杻,來吃巴榔(牛)的心肝肚肺,來看子孫的好日子,谷子像牛心那么大,鯉魚有門板那么寬。”
“慶典”的蘆笙詞是:“盡情的吹,盡情地跳,祖宗聽到才來保佑,霧瘴聽了才驅散開,虎狼聽了才逃亡,我們的生活才更美好!
“回谷倉”的蘆笙詞是:“吃飽了,喝足了,把好旋線的牯子牛牽走,把華美的綾羅綢緞穿去,回到谷倉去,去守住咱們的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