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日報消息 今年以來,凱里市緊緊圍繞“打造具有苗侗民族文化的國際旅游城市”目標,多措并舉加快工業產業布局調整,將老城區中有污染的工業逐年搬遷,著力培育發展第三產業,逐步實現“退二進三”。
一是調整優化工業產業布局。按照凱里市第三輪總體規劃要求,抓緊對城區有污染企業進行搬遷和關閉,力爭在3-5年內,逐步搬遷到爐山工業循環經濟區和周邊縣區工業園區。
二是強力推進爐山循環經濟區建設。繼續加大爐山循環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通過企業自籌、財政補助和向上爭取資金等方式,年內完成循環區供水管網工程、循環區3號路南段建設工程、110千伏爐山變電站雙回線建設項目和3.8萬平方米原爐山農場安置房工程。
三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著力抓好科技含量高、符合產業政策的能源項目,大力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生物醫藥、特色食品、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產業,著力發展環保節能產業,利用固體廢物處理和綜合利用技術,發展以粉煤灰、煤矸石和城市垃圾等固體廢物處理為重點的環保節能產業。
四是積極推行企業清潔生產。以通過產品設計、原料選擇、工藝改革等環節的科學化、合理化,生產清潔的產品,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強化可持續發展能力。五是著力實施天然林保護、低產林改造、退耕還林、荒山造林等生態工程。搶抓建設黔東南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的機遇,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林,加快高速公路、國道、鐵路兩旁綠色通道建設,加強對森林公園、生態旅游景區的林木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林地資源保護。
(何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