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細節最終確定,試點工作昨日正式啟動
G8峰會前夕,人民幣國際化邁出關鍵的一大步。
昨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公布,這意味著在近三個月的醞釀之后,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細節最終確定,試點工作正式啟動。
值得注意的是,在《辦法》公布之前,有傳聞稱我國將在下周舉行的G8峰會上提議討論超主權貨幣事宜。“國務院開展跨境人民幣結算試點就目前而言是為了規避外匯風險,但從長遠來說主要是為了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貿易金融部的相關負責人昨天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
按此前的定調,上海市和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東莞4城市將先行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工作,境外地域范圍暫定為港澳地區和東盟國家。
試點企業可享出口退稅
根據《辦法》要求,試點地區的省級人民政府負責協調當地有關部門推薦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的試點企業,然后由人民銀行會同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銀監會等有關部門進行審核,選擇國際結算業務經驗豐富,遵守財稅、商務、海關和外匯管理各項規定,資信良好的企業參加試點。
央行有關負責人昨日也表示,使用人民幣結算的出口貿易,可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出口貨物退(免)稅政策。
另一方面,《辦法》規定,境內具有國際結算能力、為試點企業開戶或為境外商業銀行開立同業往來賬戶的境內商業銀行均可以為試點企業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
上述商業銀行人士告訴記者,除了上海地區試點銀行是分批進入外,在東莞和廣州等地,任何符合條件的銀行都可以開展提供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服務。“目前在上海,中行和交行已經率先開展人民幣結算業務,我們也正在積極準備開展這項業務。”
值得注意的是,《辦法》強調,在試點過程中,人民銀行一方面要通過現有的反洗錢及人民幣存款賬戶管理制度對商業銀行和試點企業加強監管,另一方面建立人民幣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統,逐筆收集并長期保存與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有關的各類信息,對人民幣跨境收付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監測。
對此,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確保交易真實性是防范風險最好的辦法,相關部門以后還應該出臺具體的實施細則,指導銀行和企業加強風險控制,防止洗錢活動。
旨在鋪路人民幣國際化
由于G8峰會將于下周舉行,《辦法》的出臺也被認為是中國為在G8峰會或有的超主權貨幣提議做鋪墊。
連平表示,實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的確是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中的重要一步。作為國際貨幣來說,有3種使用方法,一是在貿易支付結算中使用,二是在金融交易中使用,還有就是在政府儲備貨幣當中使用。
“要逐步成為國際貨幣,如果沒有在貿易當中支付結算的使用,是不可能大量運用到金融交易中的,因為全球大部分經濟主體,根本沒有持有人民幣。”連平表示,人民幣要走向國際,就必須讓境外居民持有更多的人民幣,這樣才會產生更多的投資需求和交易需求,從而逐步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流通。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也指出,由于跨境貿易人民幣試點剛剛運行,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完善:首先要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其次要讓外商投資者接受人民幣結算這種方式;還有就是要注意積累管理經驗。“現有的外匯市場體制將被打破,進而建立新的制度,如何管理好這一新制度會是一個主要的問題。”趙錫軍說。(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