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 前天,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監測中心發布分析報告,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價格總體保持穩中略漲態勢。預計下半年在市場供需基本平衡以及宏觀政策有效調控下,汽車價格將呈穩中小幅波動走勢。
國產汽車價格微漲
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對全國36個大中城市的監測,上半年國產汽車價格總體穩中略漲,至6月底價格比去年末上漲0.90%,上半年同比上漲0.37%。其中乘用車價格持續走低,同比下降3.38%;商用車價格比去年末上漲2.78%,同比上漲5.79%。
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表示,我國今年開始進入汽車市場發展的第二個快速增長期,上半年乘用車市場快速增長具備需求剛性、汽車需求購買力積累以及居民消費信心企穩的堅實基礎,預計全年汽車總需求將突破1150萬輛。
“上半年乘用車市場的發展要遠遠好于宏觀經濟形勢。”徐長明說。今年上半年,乘用車市場出現了明顯的結構性增長,小排量和低價位車強勁回升。
大排量高價車銷量降
據國家信息中心的統計,今年上半年,1升以下的乘用車的零售增長率為46.6%,1~1.6升的車型增長了52.7%。排量在2.5升以上車型則下降15%,排量在2.0和2.5升之間的車型下降了1.8%。從價位角度上來看,10萬元以下的車增長了42.8%,10萬至15萬元的車型增長了38.8%,而25萬元以上的車下降了14.1%。
從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增長較快的主要是享受購置稅減半政策的車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車市的高速增長主要是受國家汽車產業振興計劃刺激,但對車市的熱銷能否延續到下半年以及明年表現出許多疑慮。
但是,東風日產銷售本部副本部長陳斌波認為,上半年銷售熱潮并非短暫的井噴。我國一線和二三線城市大約有3億人開始進入汽車購買時代,這個市場潛力是剛性和持續的,不僅僅是被國家汽車產業振興計劃刺激起來的。
研究表明,一個國家的第一個汽車消費高速增長期一般會持續5年左右,銷量年均增長30%。第二個高速增長期一般持續10年左右,銷量年均增長20%。日本和韓國都曾經經歷過兩個高速增長期,其中第二個高速增長期分別持續了8年和11年。
徐長明認為,我國今年開始進入了第二個高速增長期,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汽車普及率還比較低,現有汽車千人保有量為20.5%,很多家庭都是第一次購買汽車,具有需求剛性。特別是在二三線城市中,初次購車人群的比例更高。
他說,如果沒有這種剛性需求,政策不會如此迅速地產生作用。(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