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從今年開始,分三步走;專家認為,基層義務教育和衛生服務機構人員工資水平將普遍提高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和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
這是繼今年初義務教育學校先行試水之后,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邁出的又一大步。從10月1日開始,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也將開始實施績效工資改革。明年1月1日起,中國所有的事業單位都將全面實施績效工資制度。
這項改革關涉到3000多萬事業單位人員的切身利益。從改革的內容來看,或將提高基層義務教育和衛生服務機構人員的工資水平,以調動這兩大民生領域從業人員的積極性。與此同時,政府也將對這些領域事業單位的創收行為作出嚴格限制。
穩定基層教育人員
王安鳳是山西省晉中市某縣的一名小學教師,她對CBN記者介紹,今年春天開學的時候,校長說要發績效工資,每月人均可以提高工資1000元左右。這對于月工資只有1600多元的她來說,實在是一筆不小的收入。
加上績效工資之后,老師們的工資已經基本上可以與當地公務員收入看齊,遠遠高于當地普通企事業單位人員的收入水平!半m然錢還沒有發到手里,但我們明顯感覺小學教師對于年輕人的吸引力大了不少!蓖醢缠P說。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實施績效工資是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中國勞動學會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在接受CBN記者采訪時表示,這項改革是2006年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落實。改革的重大意義之一在于,通過實施績效工資提高基層義務教育學校和基層公共衛生機構人員的收入,從而穩定這兩支隊伍,這將有利于民生建設。
從10月1日起實施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單位的績效工資制度,是與國家公共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密切結合的,也能夠推動新醫改方案的落實。
這是一項已經拖了三年的改革。早在2006年6月,原人事部和財政部就聯合下發了《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這個方案提出事業單位實行崗位績效工資制度。崗位績效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組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為基本工資。
這三年中,事業單位的工資改革著力于基本工資制度,而更加復雜的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進展相對滯后。蘇海南表示,作為事業單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醞釀三年時間已經算是比較長了,F在推出這個政策,既是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適度合理提高3000多萬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從而有助于擴大內需。
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分三步展開。第一步從2009年1月1日起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第二步配合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特別是實行基本藥物制度,從2009年10月1日起,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衛生監督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鄉鎮衛生院、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第三步從2010年1月1日起,在其他事業單位實施。
為了平衡在職員工和離退休人員的收入差距,會議還決定,在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同時,對離退休人員發放生活補貼。
事業單位創收將受嚴格限制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的四條基本原則,首要就是實施績效工資與清理規范津貼補貼相結合,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收入分配秩序,嚴肅分配紀律。
蘇海南說,實施這條原則將對小部分高收入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調節,降低他們亂發補貼津貼帶來的相關收入,從而起到“削峰填谷”的目的——把3000多萬事業單位人員中一小部分高收入人員的不規范收入降下來,而把大多數收入不高人員的收入提上去。
王安鳳對CBN記者表示,今年暑假該校每個老師都和教育局簽訂了承諾書,承諾絕對不給學生補課。王安鳳也聽校長說,財政撥款發放績效工資之后,學校將不能再進行任何形式的創收,這也就意味著學校以后什么福利待遇都沒有了,所有的收入都將以工資的形式發放。
“以前福利一年也總共才有三五百塊錢,現在每個月就能多發1000塊,老師們對績效工資非常歡迎!蓖醢缠P說。
蘇海南將此稱為“開了前門堵后門”,對于基層教育和公共醫療機構來說,由于他們創收空間比較小,所以政策執行之后,在這些單位阻力會比較小。但是中國事業單位達200多萬個,參差不齊,在一些高收入的事業單位,清理整頓津貼補貼肯定會面臨阻力。
相對于“提低”來說,“限高”往往要困難得多。蘇海南表示,調節高收入、清理整頓津貼補貼,很重要的是應從源頭管起,也就是結合正確劃分事業單位類別規范其創收制度,研究明確能否創收的范圍、創收的定價標準、規范創收可以用于個人分配的比例以及明確創收分配與單位及個人績效的關系,協調好單位創收與國家撥款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清理整頓津貼補貼才能見成效。這些都與健全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制度并加強管理等方面密切相關。
需配套健全績效考核制度
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還指出,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要以促進提高公益服務水平為導向,建立健全績效考核制度,搞活事業單位內部分配。
這是今后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制度的又一大難點。事業單位屬于二次分配,不像企業初次分配那樣績效評估看得見摸得著,相反它是一個比較復雜的體系,評估難度很大。
蘇海南表示,公益性事業單位個人績效考核迄今還沒有系統的成功經驗。要保證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的貫徹實施,事業單位必須根據自身的特點,借鑒企業的做法,盡快建立一套適合本單位的績效考核制度。
此次會議還確定,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由縣級財政保障,省級財政統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及東部部分財力薄弱地區給予適當補助。其他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按單位類型不同,分別由財政和事業單位負擔。(郭晉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