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沒想到創業板打新股,居然有人想利用信用卡套取資金。”記者昨日從滬上多家銀行了解到,不少資金不足的持卡人干脆動用信用卡套現來免息打新股。與此同時,上海銀監局和銀監會在本周前兩日先后高調表示要嚴查信用卡投機套現。
套現打新竟然還有存款利息
“我跟你講,用信用卡套現來打創業板新股絕對劃算。”記者通過暗訪聯系到的一位信用卡中介張小姐,她兜出了“如意算盤”,由于第二批9家創業板公司的網上申購時間都安排在節后的10月13日,持卡人可以在節前先利用信用卡套現一筆資金,銀行通常在50天內都不收利息,然后在長假期間將這筆資金用于通知存款。
“長假7天通知存款的利息可以用于抵消一部分套現手續費。”張小姐算得很清楚。“我幫你套5萬的成本是200塊左右,收你500塊手續費,只相當于1個點。”張小姐表示,她手上用來套現的POS機是從外地流入的,因為上海方面最近查得很嚴。過去信用卡套現的手續費在2%-3%,但現在市場上的中介太多了,因此手續費降到1%左右。
銀行自查異常卡片執行凍結
“這次刷卡量在節前就異常增加,銀行發現里面不大對頭。”滬上一家商業銀行信用卡中心的市場部人士劉先生對記者表示,按照正常情況來分析,信用卡消費金額應該在長假期間才出現井噴,而節前的刷卡量因為休息日調換、加班或者返鄉等各種因素通常不會超過正常水平。所以,銀行方面對這一異常情況相當重視,不等監管部門“發調子”就先展開自查,結果發現節前刷卡異常增加的背后確實大有問題。
“一查才發現用信用卡套現的規模真不小,分行緊急要求對部分異常的卡片執行凍結。”劉先生向記者介紹,銀行方面區分刷卡行為屬于正常消費還是異常套現,一般是從單筆透支額度和刷卡時間集中度來觀察。正常消費的特征多數以小額和刷卡時間分散為主,而最近一周的套現在刷卡時間上很集中,往往在幾個小時內就把信用卡的透支額度都刷完。
“節前套現具體有多嚴重,我不方便講自己銀行的情況,但你看看銀監局和銀監會在節前接連兩天發的緊急通知就應該知道了。”劉先生透露,往年在節前普遍鼓勵消費者刷卡,但今年卻一反常規特別強調信用卡的風險,其中就有嚴防套現的原因存在。
風險提醒銀監會發緊急通知
“天上不會掉餡餅,投機套現不等于無息貸款。”銀監會在昨日發布的節前緊急通知中表示,社會上出現的聲稱“代辦無抵押、無擔保貸款”的“黑中介”通常通過手機短信、互聯網、報紙媒體等大量投放廣告,誘騙消費者上門,并賺取消費者的手續費。
相關監管人士分析,這類“黑中介”實際是借用消費者的身份同時向多家銀行申請多張信用卡,然后刷卡套現,以“十個杯子九個蓋”的方法循環透支。這種行為使消費者面臨多重風險:一是持卡人個人資料如被“黑中介”出售給他人從事非法活動,或私自用于申請其他信用卡貸款,持卡人將面臨法律責任、債務催收、聲譽風險等諸多問題;二是如持卡人參與偽造申請資料,合謀騙領信用卡或進行惡意透支,形成的不良記錄不僅會嚴重影響其未來的經濟生活,甚至可能被以詐騙罪追究刑事責任。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