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稱,政府部門告誡消費者莫恐慌性購房
出于對優惠政策到期不續的擔憂,樓市已經出現恐慌性成交。業內人士稱,對于優惠政策是否取消,銀行、建設、稅務等相關部門可能陷入了各打算盤的糾結,而最終的取向有望在本月底明朗。
1.5萬億信貸涌入樓市
在昨日由某門戶網站舉辦的一場研討活動上,全國工商聯房地產商會會長聶梅生用“想不到”來形容當前的信貸環境,“這種情況誰想得到?2007年下半年信貸那么緊,到了2009年這么松,結果房地產起來了。”
央行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2530億元,前10個月國內人民幣貸款增加共8.9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5.26萬億元。
而國家統計局10日的數據稱,今年前10個月,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9119億元,增長53.0%;個人按揭貸款6163億元,增長幅度高達119.7%。
這與去年有天壤之別。在樓市下行的2008年,房地產企業從銀行那里獲得的開發貸款為7257億元,僅僅增長3.4%;而個人按揭貸款357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了29.7%。
“今年前10個月中,銀行貸給樓市的資金超過了5萬億元,占放貸總量的16.7%(CBN記者計算為17.1%)。”聶梅生認為,不能忘記流動性充裕的后效應,明年這種效應將可能繼續體現在股市、樓市上,
如果資金仍不能加快流入實體經濟,將使通脹壓力加大,隨之房價也會進一步上漲。
由此,她預計今年年底的房價漲幅可能會達到或者超過5%。
樓市年底關
前10個月樓市的火爆場景,是否能夠延續到明年?這個問題正為各方探尋。
從最新的10月數據來看,全國樓市銷售已經環比萎縮一成,價漲量跌局面逐漸形成。在這個微妙時刻,即將到期的樓市交易優惠政策是否延期,可能成為壓垮或者哄抬樓市的最大變數。
目前民間對此猜測諸多,但尚難見到官方的正式回應。在昨日召開的中國住博會上,CBN記者曾就樓市未來政策向多位建設部門官員詢問,但均未得到正面回復。
聶梅生認為,去年出臺的救市政策是否延續將視經濟大勢而定,目前刺激政策應該是逐步調整退出。不過,她也警告說,如果房地產開發企業不能改變目前以資產升值為主的盈利模式,明年可能會遭到政府新一輪調控。
而預警和分析仍無法幫助購房者作出抉擇。在上述論壇上,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公司副總經理胡景暉透露,因為出于對營業稅優惠政策取消的擔心,當前二手房成交量出現了暴增。
他對CBN表示,本來二手房交易一般是月初少、月末多,但11月上旬的成交量非常大,即便按照這個數據來算,11月份的成交量就可能是全年最多的。這反映出購房者出現了恐慌心理。
這已經引起相關部門的關注。胡景暉透露,有關部門跟他打過招呼,要跟購房者解釋清楚不要恐慌。
“優惠政策延續還是不延續,我個人判斷最遲這個月底一定有答案,絕對不可能12月25日才宣布優惠政策取消還是延續,否則房地局的過戶大廳就爆了。政策出臺一定要有緩沖期,也奉勸購房人千萬不要恐慌性買房子。”胡景暉稱。
政府部門想法不一
一位多次參加此類會議的業內人士對CBN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政府各部門之間在是否取消樓市優惠政策上也有不同的看法。
“對銀行來說,一方面目前沒有了放貸壓力,另一方面七折房貸給銀行帶來的利潤空間也不大,存貸差很小;而建設部門作為這個行業的主管者,它更關心的是行業發展,希望樓市能夠平穩不大起大落,所以不太主張取消優惠政策;由于今年稅收壓力異常之大,財政部門可能希望增加在樓市交易中的稅收,較為傾向于取消二手房交易營業稅的優惠政策。”該業內人士稱。
這在數據上也有支持。在上述論壇上,胡景暉對CBN介紹說,截止到目前北京大約成交了20萬套二手房,其中涉及到營業稅征收年限的大約占30%,也就是6萬套,一旦取消二手房營業稅的話,每套房子的營業稅就得多交2萬元左右,這樣多出來的稅收總額就會達到12億元。
“但地方的財政部門可能沒考慮到,一旦取消了二手房營業稅的優惠政策,雖然能夠在單筆交易上提高稅率,但將會導致成交量的下降,稅基實際上也就減小了。”胡景暉稱。
除此之外,他認為,如果取消購房人優惠政策,核心只有四個字“加息加稅”,打壓的是購房人的需求,但結果多半是使購房人支付成本更高,房價漲得更快。(劉展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