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夏時報 屯地和高價拿地繼續推高房價上漲的預期,也加深了政府對未來房價的焦慮。
11月17日,一位接近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稱住建部)的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住建部正在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調研,繼而形成的關于樓市的建議報告可能會影響未來房地產政策的走勢。
“牽頭調研的部門主要是住房改革和發展司。”上述人士表示,“樓市優惠政策不會全部取消,但肯定會調整的。”
住建部住房改革與發展司一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電話詢問時對此并沒有否定,“那是領導的事情!辈贿^,記者從住建部多方求證發現,該報告的確存在且已基本成型,面世的時間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后。
除了住建部,其他部門亦有動作。據悉,國土部已經結束全國土地實地調研并形成報告,之后擬交國務院。同時,盡管銀監會并沒有明文通知終結購房優惠政策,各地銀行已經開始收緊二套房貸款優惠。
仔細分析發現,樓市的“三駕馬車”——土地、市場、信貸——在三個主管部委的欲言又止中,發出了調控的信號。
住建部取舍
購房優惠政策終止還是繼續,成為當務之急。
據悉,個人購房政策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的減免優惠,其中,除了個人轉讓住房的營業稅減免政策到今年12月31日結束外,其他的均沒有規定截止日期。
政策臨界期引發了全國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二手房市場“年末瘋狂”。根據資料顯示,國慶節后全國樓市整體成交量漲勢迅猛,在機構跟蹤的20個大中城市中,成交量上漲的有10個。其中,環比增幅最大的為北京,達到36.9%。
二手房交易情況以北京為例,從10月下旬至目前的一個月時間,二手房成交量達27632套,創造單月成交歷史最高值。而11月上半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已超過13000套,相當于每天辦理過戶的二手房接近900套。
傳言與辟謠不斷上演。10月9日,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表示:“很快就可以看到中國人民銀行和銀監會對房地產收緊的政策出臺。”央行新聞處隨后表示,目前尚未有這方面的相關通知。11月初,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玨林公開表示,鑒于目前經濟回暖、房地產市場向好等形勢,去年出臺的一系列樓市優惠政策有可能在年底到期終止,住建部隨后否認。
問題的關鍵在于“哪個終止、哪個繼續以及哪個調整”,住建部到底是什么態度呢?上述人士并沒有給予明確的回答。他表示,方向就是鼓勵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同時對別墅等豪華型房屋或享受型住房需求提出限制性策略。
上述人士還表示,住建部還建議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設速度,其中夾心層住房也是關注的重點。
記者發現,這與之前住建部副部長齊驥關于“三級住房提供模式”的提法一致,且與之前媒體報道的住建部住房“十二五”規劃也是吻合的。
三部委聯手
僅有住建部的建議是不夠的。“其他部門聯手行動,才能科學地進行下一輪樓市調控。”上述人士表示。
來自國際物業咨詢機構DTZ戴德梁行的報告稱,1998~2008年間,全國范圍內用于房地產開發的土地購置面積達到31.3億平方米;而截至2008年年底,全國土地開發量僅為19.4億平方米,占購置總量的62%,仍有近40%的土地滯壓于開發商手中。
為此,從11月中旬開始,國土部派出土地調研小組奔赴全國各地進行調研,調研的重點包括囤地和地王。同時國土資源部還要求各地把土地供應量、閑置量、土地出讓金額等信息進行統計,以供國務院參考。不僅如此,11月12日,國土資源部發布了限制、禁止用地項目的增補目錄,首次給出商品住宅用地宗地出讓面積的上限,即:小城市(鎮)7公頃,中等城市14公頃,大城市20公頃。
相比上述兩部委外,銀監會也開始對房貸采取了措施。今年6月份,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關于進一步加強按揭貸款風險管理的通知》中,就提及了取消7折優惠政策,但后來并沒有落實。分析人士表示,由于各個銀行當時放貸計劃還沒有完成,且房地產市場復蘇還需要進一步鞏固。得益于宏觀經濟的不斷走好,盡管銀監會并沒有明確下發收緊房貸的要求,自10月以來各地銀行紛紛取消7折優惠政策的行動顯然不是自發而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