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貴州頻道 (記者王橙澄)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的大山中,有一位普通的鄉村中學教師--高華方,他走過一段段艱辛的家訪路,培育著一代代的山里娃,用20年如一日的真誠和關愛,架起與農村孩子的心靈橋梁,被網友喻為"最牛家訪老師"。
今年39歲的高華方,是麻江縣景陽中學九年級(1)班的班主任。全班57名同學的父母大多外出務工,平時難見人影。為了了解學生家庭情況,高華方決定利用2009年春節假期進行家訪。
大年初三至初九,正是家人團聚、走親訪友之時,高華方卻頂著凜冽寒風,在崎嶇山路上穿行。"麻江縣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貧困縣,農村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早去打工,等發現學生輟學了再去家訪,為時已晚。"高華方說。
他的57名學生分布在大山中的46個自然村寨,山路難行,有些地方來回得花一天。為此,高華方自掏腰包買了摩托車,在7天內完成了全班所有孩子的家訪,不算步行,僅摩托車就跑了446公里。而這些換回的是開學時100%的入學鞏固率。
家訪過程中,他用心觀察每個孩子的家庭生活,并將感想記錄在網上的"家訪日記"中:"今天最感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搗蛋學生不記仇、灰色學生最感人、家訪也吃閉門羹……"
為增加家訪效果,高華方還專門設計了《學生調查問卷》《家長調查問卷》和《教師家訪問卷》。從問卷中他了解到,學生喜歡嚴中有愛、認真負責、幽默風趣、知識淵博的老師,想當班干部,喜歡同異性交往,假期中多數學生沒有按時起床、按時寫日記、自覺做家務,大部分家長曾在孩子面前打麻將、吵架、數落孩子短處……
高華方說:"老師只有走到學生家中,才能真正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無論通訊多么迅捷、科技多么進步,傳統家訪都不能丟。"
2010年春節,他再一次跨上摩托車,走村串寨家訪。在他的帶動下,許多老師也開始外出家訪。"少一個孩子輟學就多一分欣慰。家訪路上,有很多艱辛,但也有很多快樂,我們家鄉的風景很好,在家訪路上把自己當作一個觀光者,其樂無窮。"高華方說。
家訪只是高華方與學生溝通的方法之一。在20年的班主任工作中,他總結了一套自己的"教學理論"--承認教育差異,允許孩子失敗,常把老辦法使出新效果。
從這些理念出發,高華方通過開展主題班會《我也有缺點》《你也有缺點》《老師我想對你說》等等,與學生交心,發掘學生的潛力,"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班風也大有進步。不學習新知識和新管理方法的老師,是教不出好學生的。"
高華方所帶班級的成績始終名列前茅。但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這一切又源于老師對學生的愛。
高華方的絕招就是和學生"通信"。他發現,給"犯錯誤"的孩子寫評語效果很不錯,由此悟出了"通信"的辦法。在信中,他毫不吝嗇地稱贊學生優點,溫和地指出不足,真誠地提出建議。
班上最調皮的同學在給他的回信中這樣寫道:"親愛的高老師,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古有諸葛亮七擒孟獲,孟獲永不言反。今天高老師給我寫了9封信,相當于九擒了,我心服口服,我不會讓你失望。"
最近,為了解決"小手機擾亂大課堂"的問題,高華方又想出了高招,除了學生帶手機入校需申請、建立班級公約,他還和同學們約定,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都不準開機,如果老師開機,一經學生發現,下課后就請全班同學吃雪糕,男生開機就請女生吃雪糕,女生開機就請男生吃雪糕。
"這樣一來孩子們自覺互相監督,而且不會產生逆反心理,我自己有一次忘記關機就被罰請全班同學吃了頓大餐呢。"高華方笑著說。
他還通過網上博客架起一座與好心人共創"慈善事業"的橋梁,眾多網友慷慨解囊,熱心幫助他班上的貧困學生。
"就班主任這項工作來說,你只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的班主任,做好每一個學期的班主任,日積月累,二十年就過去了。"高華方這樣引導學校的年輕老師。他在QQ簽名欄中這樣寫道:"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