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 2009年2月署名“紀委”的網民留言:
通過近段時間的調查了解,干部走讀現象非常嚴重,特別是縣鄉兩級干部走讀現象,星期一早上10點鐘過后才到崗,星期五下午兩點前辦公室人去樓空,老百姓為了辦事找不到人,特別是鄉鎮干部是直面群眾的,這叫老百姓找誰說理去,所以兩三次找不到,就只能直接找到縣里州里,所以就變成了上訪,希望您得管一管,要不會壞了黨群干群關系!
貴州黔東南州委書記2月1日回復意見:
接到你的留言后,州委領導十分重視,責成有關部門組成了調研組,對你反映的縣鄉干部“走讀”現象進行了專題調研。從調研的情況來看,我州絕大部分縣鄉干部特別是鄉鎮干部都是忠于職守、勤勉工作的。因體制原因,部分鄉鎮站(所)上劃給縣直部門管理后,鄉鎮黨委、政府直接管理的干部人數就不多了,而鄉鎮為了按時完成諸如防汛抗旱、計劃生育、森林防火、綜治維穩、整臟治亂、林權改革等中心工作,鄉鎮管理的干部大部分時間都要下到村、組指導工作,有些甚至吃住在農民家里。鄉鎮干部下村、組后,群眾來辦公室找鄉鎮干部辦事時找不到人,給辦事群眾造成干部“不在崗”的情況。在調研中我們也了解到,部分縣直部門管理的鄉(鎮)站(所)的干部,確實存在“走讀”現象,其原因是縣直部門管理為主的干部,縣直部門管理不到位,而鄉鎮又不了解縣垂管部門對其工作安排而無法管,干部管理出現“真空”,加之交流干部管理制度不完善,還沒有休假制度,對交流干部回家沒有明確規定,使得部分家住在縣城的干部回家的隨意性增大,從而造成干部“走讀”的嚴重誤解。我州歷來重視干部管理工作,州委、州政府2007年在全州開展了黨政機關作風教育整頓活動,制定了《黔東南州關于領導干部工作紀律的規定》,并著手研究制定交流干部休假制度,還著手開展理順鄉鎮管理體制工作。2008年還在全州各級(含縣鄉)機關事業單位廣泛開展了提高執行力、創造力、公信力建設活動。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干部管理工作,出臺相關措施完善鄉鎮干部管理機制,消除干部管理的“真空”現象,在縣直部門、鄉鎮大力推行便民綜合服務站,切實解決群眾辦事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