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日報消息 近年來,岑鞏縣根據11個鄉鎮的實際特點,著力構建農業產業化發展新平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壯大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產業化的輻射力。該縣以“思州”為品牌,以雜稻制種、水晶米和綠茶為主導產品,建設產業規模化生產基地,重點扶持“思州米業”“思州綠茶”等龍頭企業發展。該縣新引進年產3萬噸優質大米和日產50噸思州水晶米稻米加工企業,建立“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和“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經營體系。
組織現代營銷,擴大農業產業化影響力。一是對不同特色產品進行品牌的市場定位和包裝;二是加大對產品包裝、宣傳推介力度;三是采取上門直銷、網絡傳銷等形式,擴大品牌農產品的銷路。目前,該縣已組建運銷協會15個,年外銷果品達100萬余斤,外銷豬、牛、羊分別達10000余頭、5000余頭、2.1萬只。
強化組織引導,提高農業產業化的驅動力。該縣圍繞十大特色產業基地建設,按產業發展格局的要求實施“五個一”工程:即每個主導產業都有一個專門班子、一位產業負責人、一位技術專家、一個產業發展規劃、一整套工作措施和相應的扶持政策。
(何生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