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近日,州委書記廖少華在州委常委、州委秘書長李程的陪同下,率州農辦、農業、財政、水利等部門主要負責人到麻江縣龍山鄉龍山村、宣威鎮甲樹村查看蔬菜等農作物受災情況,考察應急供水、人畜飲水及烤煙育苗、藍莓基地等受災情況,并指導抗旱救災工作。
2009年10月以來,受持續高溫干燥天氣的影響,麻江縣降雨量驟然減少,全縣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特別是1月份以來,旱情日益加重。全縣9個鄉鎮35個行政村87個村民組7052戶29771人和 12310頭(匹)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其中宣威鎮的甲樹村、谷硐鎮干塘村等15個行政村受災最為嚴重。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達2.45萬畝、成災面積0.86萬畝,正在實施的草地生態畜牧業種草養羊項目和石漠化綜合治理的草地生態項目人工種草草地受災面積1.67萬畝,枯死0.12萬畝,同時6000多只羊飲水困難,且由于干旱現無法進行春季牧草播種。
在麻江視察“三小”工程建設及利用情況時,廖少華強調,在繼續推進水利大項目建設的同時,加大對小山塘、小水池、小水窖“三小”工程的投入力度,因地制宜興建成本低、效果好、又實用的“小山塘”,杜絕“花架子工程”和“面子工程”,切實為山區農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在聽取有關情況介紹和實地視察后,廖少華強調:一是面對當前的旱情要調動一切能調動的人力、物力、財力,動用一切能發揮作用的水利設施,力爭把災情減少到最底程度。二是加強領導,把抗旱救災作為中心工作來抓,主要領導要深入一線、深入群眾,動員一切力量投入保飲水、保春耕、保民生的各項工作中。三是以人為本、保好民生,把保障城鄉居民用水和人畜飲水放在抗旱工作首位,繼續組織人力和車輛往缺水地區送水,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用水需求。四是千方百計尋找抗旱水源,因地制宜興建抗旱應急工程,適時采取人工增雨等措施,組織技術人員和抗旱服務隊到抗旱一線開展技術服務,形成團結協作的抗大旱合力,全面掀起抗旱救災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