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黔東南州在踐行宗旨教育活動中,通過創新遠程教育學習培訓機制、技術輔導機制、實踐交流機制和平臺服務機制,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服務踐行宗旨教育活動,廣受歡迎和好評。
創新人性化學習培訓機制。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認真收集和梳理農村黨員干部群眾的需求信息,制定年度集中學習教學計劃,并按照“缺什么、補什么,用什么、學什么”的原則,對農村黨員干部群眾分類辦班、按需培訓,提高學習培訓的針對性、適用性。一是組織農村黨員干部開展黨的政策、法律法規和農村管理等知識培訓,提升工作能力水平。二是組織農村勞動力開展計算機、家政、建筑、電焊、駕駛等實用技能培訓,增強就業的競爭能力。三是組織有就業和創業意向的農民群眾重點開展種植、養殖業等實用技術培訓,把他們列為“一戶一技能”的培訓對象,并從農業、畜牧、科技等涉農部門抽調人員組建科技下鄉服務隊,深入村寨開展“現場教學”,增強農民群眾的就業和創業技能。
創新貼身型技術輔導機制。針對學習難、理解難的問題,積極組織涉農部門的專家、農技人員到終端站點、田間地頭為農民群眾提供服務,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的技術難題。針對應用難、轉化難的問題,組織典型示范戶、“土專家”為群眾“說法傳教”,注重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群眾,有效提升學用效果。
創新引導性實踐交流機制。各縣(市)、開發區通過開展“一戶一技能”的活動,創新教學方法,采用“合作社+示范戶+農戶”,“基地+農戶”等模式,組織黨員群眾到學用轉化示范基地、示范戶家中,通過參觀學習、現場示范、專家講解,形成“室內是課堂,室外有現場”的教學模式。通過積極引導、實踐交流等方式,目前,全州已培養“學用轉化”帶頭人35002個、致富能手43676人。
創新實用型平臺服務機制。通過州、縣遠程教育教學輔助網站持續開設“供求信息、經驗交流、培訓資料”等欄目和各縣電視臺遠程教育頻道,及時報道最新農業適用技術、典型經驗等信息,方便廣大黨員和群眾學習。目前,州遠程教育網共發布新聞動態、農業技術、農產品銷售等信息24893條,瀏覽量達58萬人次。榕江縣古州鎮的“花果園合作社”通過黔東南遠程教育網等網站,發布優質果品、野雞、花卉苗木等產品銷售信息后,省內外客商紛紛前來購貨、商談合作,增加了農民群眾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