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日報消息 9月2日, 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部長、研究員馮飛帶領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調研組一行,就我州農業產業化發展和旅游產業發展等情況進行了考察調研。州委常委、常務副州長馮仕文,州委常委、副州長趙至敏陪同調研。
調研中,調研組一行深入麻江縣農業產業基地和雷山縣西江景區,詳細了解相關情況,并從發展前景、精深加工、帶動農戶、營銷策略等方面分別對我州農業產業化和旅游產業發展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在麻江縣,調研組一行著重了解了麻江的農業產業規劃、布局及發展定位。近年來,麻江縣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六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和“十大產業”規劃,立足實際,著力壯大第一產業,重點發展藍莓、蔬菜種植和以養牛羊為主的優質畜禽特色優勢產業,積極引導農民開展無公害農業生產,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農業、觀光農業,使農業產業化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在實地考察了麻江縣下司鎮沙飄藍莓苗圃基地、宣威鎮翁保現代煙葉烘烤場和龍奔藍莓基地后,馮飛對麻江縣以建設高效規模特色產業基地為重點,以提高產業科技含量為核心,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模式,促進農業產業大發展的舉措表示了贊賞。他提出,要通過科技創新發展農業產業,以技術推廣惠及更多農民,打造一批“有規模、有品牌、叫得響”的特色農業產業,實現農業持續增效、農民持續增收這一目標。
在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調研組一行觀西江民族博物館,賞苗族歌舞表演,品苗族風味美食,醉苗鄉迷人夜色……經過融入式的體驗,調研組一行切身體會了西江景區給游客帶來的樂趣,同時對我州依托原生態民族文化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作出了充分肯定。
調研組一行表示,通過此次調研,看到黔東南青山碧水,環境優美,少數民族風情濃厚,經濟發展較快,這些都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印象。黔東南作為經濟欠開發、欠發達的山區,要實現跨越發展,需要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調研組建議,黔東南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斷提高農業配套生產技術水平,把農業產業做精、做細、做出特色,拉長產業鏈,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要保護和發展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厚的少數民族文化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致力于原生態旅游業發展,將旅游產業做大做強。同時,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服務業,尤其要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等資源消耗少的產業,推動山區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