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秀詩在丹寨縣廈蓉高速公路羊甲出口調研
考察著名景點高要梯田
考察黔丹公司硒鋅米加工廠
參觀寧航蠟染公司蠟染作坊
本港訊 (王 建 特約記者 黃曉海 攝影報道)10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財經委主任委員、原貴州省省長石秀詩在貴州省省長助理郝嘉伍,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包御琨,黔東南州委副書記、州長李飛躍,黔東南州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亮權的陪同下來到貴州省丹寨縣調研。
當天,在丹寨縣委書記古鵬,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駱玉明,縣長龍先金,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長李永勝等縣領導的陪同下,石秀詩一行首先來到“中國古法造紙之鄉”——石橋村視察。走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王興武的家里,石秀詩一邊察看工藝品,一邊向王興武了解造紙規模,技藝流程,銷售收入,是否造成環境污染等情況。在大巖腳造紙作坊,石秀詩向造紙藝人潘玉華了解古紙銷售市場后,鼓勵造紙協會做好生產規劃,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壯大造紙規模,打造精品民族工藝,增加本村群眾的收入。
在丹寨縣添香園茶葉加工廠,在觀看了制茶生產設備后,石秀詩一行與加工廠負責人在該廠會議室進行座談。當聽到廠長周道強介紹在添香園茶葉的帶動下,丹寨縣的茶葉面積迅猛擴大,種茶農戶達500余戶時。石秀詩為丹寨茶產業的發展感到高興。他指出,在當今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要樹立市場競爭意識,嚴格按照有關衛生標準生產,提高信用程度,爭取市場認可,形成自己品牌,拓寬茶產業的發展渠道。
在參觀完丹寨韭菜根天然食品加工廠后,石秀詩向隨行的人員說,像這樣實實在在干事業的農民企業家要多培養和扶持;像韭菜根這樣的特色產業要多創造和發展。
在寧航蠟染公司,石秀詩向公司負責人寧曼麗了解蠟染制作的基本情況,看望正在全神貫注創作的農民工,詢問他們的工資收入。希望公司在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同時,更要瞄準客戶市場,擴大生產規模,增加農民工的工資。
當天下午,石秀詩一行不顧旅途的疲勞,又來到丹寨縣俊健公司食品加工廠、廈蓉高速公路羊甲出口、俊健公司養殖場、黔丹公司硒鋅米加工廠、喜相聚豆制品廠等進行調研。他指出,當地的工廠要注重培養更多的本土技術骨干,優化人才體制,開發適應市場的新產品,要提高質量,創出特色,打響牌子,尤其要特別注意食品安全問題,理順產、供、銷的關系,力爭拉好訂單,站穩市場,出口創匯,從而推動丹寨產業的全面發展,促進丹寨經濟的跨越騰飛。
要搶抓好對接“兩高”過境丹寨的歷史機遇,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拓寬旅游服務內容,把農業產業觀光和生態景觀旅游結合起來,去實現丹寨縣新的歷史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