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紅版《紅樓夢》在地方臺率先亮相,觀眾評價可謂“雷聲隆隆”,諸如怪異的銅錢頭、如同雞肋的旁白、陰森詭異的配樂似聊齋、黛肥釵瘦、角色與小說原型氣質不符等都成了關注的焦點。而新《紅樓》因為太忠于原著而被指“圖解小說”。
北京青年報6月29日報道 李少紅版《紅樓夢》在地方臺率先亮相,觀眾評價可謂“雷聲隆隆”,諸如怪異的銅錢頭、如同雞肋的旁白、陰森詭異的配樂似聊齋、黛肥釵瘦、角色與小說原型氣質不符等都成了關注的焦點。雖然也有觀眾認為它并不像網上罵的那么糟,不過,對新版《紅樓夢》最核心的質疑是它對原著的態度——絕對忠實,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被詬病為“圖解小說”。
■有些場景好似“鬼片”
記者在網絡留言上看到,觀眾對新《紅樓夢》最大不滿是有些場景過于陰森恐怖。或許李少紅太想營造藝術化的夢境,觀眾卻不買賬,認為處理的像“鬼片”!罢缡侩[打瞌睡本是很平常的橋段,畫面那么幽暗,還配上重疊的人影,配樂里冷不丁地冒出一聲‘咿呀’的怪叫,真是受不了!”另一個驚嚇人的場面是“太虛幻境”,“幻境的煙霧很逼真,但我們全家都覺得搞不好煙霧深處會冒出個女鬼來,風格很像《聊齋》!庇浾咴谥暗目雌瑫舷榷昧索煊裨峄ǖ拳h節,的確發現了觀眾提出的這個問題,由于剪輯和配樂的問題——或許對寶玉來說“林妹妹”就是個美麗的夢,對觀眾而言,真的很像倩女幽魂。
■“銅錢頭”飽受爭議
除了整體風格被調侃成“鬼片”,演員的表現也差強人意。首先是黛玉寶釵似乎選“反”了,而且兩個演員的長相太缺乏辨識度,跟87版相比,這不能不說是新版的硬傷之一。飽受爭議的“銅錢頭”也是爭論焦點,有觀眾表示林黛玉尚未進入賈府之前,頭飾清新可人,轉而進入賈府后粘上了貼片的發飾頓時比之前“老”了好幾歲,尤其是惜春的“銅錢頭”讓她看上去更是老氣橫秋。王夫人、薛姨媽的“銅錢頭”則少了一分貴婦的雍容之氣。觀眾雖然認為新版演員演技嫌弱,不如87版塑造人物能力強,但對年輕的寶黛釵抱著充分寬容的態度,反倒是姚笛扮演的王熙鳳被評最令人失望。即使不與出神入化的鄧婕相比,姚笛自身也問題不小,首先缺乏大觀園“一姐”的氣勢,其次臺詞很成問題,“鳳姐”語速快,而姚笛每每都像喘不過氣來似的背臺詞,還有觀眾認為她的笑聲很做作,“好像別人逼她笑出來的,她一笑我心里就‘咯噔’一下!
■看電視劇像看小說圖解,不解渴
名著翻拍熱,創作者往往如履薄冰,最難把握的就是對待經典的態度,“忠于原著”是個響亮的口號,可實踐結果卻大大出人意料:《三國》利用現代意識大膽改編合理“生發”,剛開始遭遇不少板磚,但最終贏得了觀眾和學術界的口碑,為翻拍名著探尋了新的可行性道路;李少紅對《紅樓夢》的態度卻是另一個方向,她高度忠實原小說,沒想到卻并不被認可。觀眾認為看電視劇像看小說圖解,不解渴,專家也質疑稱“忠實文本不等于忠實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