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央視最“另類”的主持人,李詠身上承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喜歡他的人認為他風趣幽默,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過于張揚高調。李詠說,自己始終是個“老頑童”,只不過,玩法不同,玩的程度也不一樣了。
李詠(資料圖)
新京報9月10日報道 作為央視最“另類”的主持人,李詠身上承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喜歡他的人認為他風趣幽默,不喜歡他的人覺得他過于張揚高調。在最近這一年中,李詠從央視二套“轉會”到三套,《詠樂匯》停播,新節目《百團大戰》開播。做了“團長”的他,在經歷了這一系列變化之后,已經不像那個能說出“在央視主持娛樂節目像戴著腳鐐跳舞”的主持人了,我一再發問,他一一化解。盡管李詠再三否認有領導找過他談話,我還是覺察出他在采訪過程中的“穩重”以及“低調”。李詠說,自己始終是個“老頑童”,只不過,玩法不同,玩的程度也不一樣了。
新節目 我沒想奔著獨樹一幟去
【大的不同沒有,無非就是站著說話,挑撥完這個挑撥那個】
新京報:為什么想要做《百團大戰》這樣一檔有團隊參與的競技類的節目?
李詠:沒有太復雜的想法。這個團隊是創新的團隊,我們不是找一伙人來打架,我們是找一伙人進行良性的對抗。在節目當中個人的夢想是微不足道的,只有團隊——有團隊就會有團結——把榮譽看得非常重。透過齊心協力獲得勝利,大家都會非常高興。所以我們強調這個團隊的力量。我們打出的口號是“團結就是力量,努力也要成功”。
新京報:在節目里面銀色的戰服是你自己設計的嗎?
李詠:是我出的主意。由香港設計師何國政幫我做成的。因為當時想到這么大一個演播室,在團隊對抗當中是穿運動衣合適,還是穿西服合適。后來覺得還是取決于這個節目的結構,它的氣氛,它整個場面氣場,然后產生了這樣一套銀光閃閃的服裝。
新京報:你沒有穿招牌式的燕尾服?
李詠:你想象一下,如果在現場我來一個燕尾服那多不合適啊,像個指揮或者像個魔術師。
新京報:你的著裝在央視男主持里屬于獨樹一幟的?
李詠:我個人沒覺得,別人也想獨樹一幟。這衣服我覺得還挺符合我。我沒想奔著獨樹一幟去,我想只要讓自己能夠炫,為這個節目能夠添彩。
新京報:主持《百團大戰》和你以前主持《非常6+1》《幸運52》有什么不同嗎?
李詠:大的不同沒有,無非就是站著說話,挑撥完這個挑撥那個。有不同的就是它的場面更大,需要我不斷地再調整,在整個節目的氣氛推動上,我還需要進一步琢磨琢磨,看看有沒有上升的空間。
新京報:有人覺得,你在《百團大戰》中的風格沒有你之前那么尖銳,顯得比較“收”?
李詠:我尖銳嗎?我多好一個人啊。在《百團大戰》中,兩個團隊要充分展示自己,我在當中就是穿針引線。他們的表現,他們的語言這才是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在那里掐了東邊掐西邊,跟東邊過不去,跟西邊過不去,這么大的場子如果我成了一個主角的話,就不大合適了。我倒沒覺得語言有所收,太零零碎碎了,也破壞兩個團隊相互之間的對抗氣氛。總共加起來節目兩個小時,我個人占的時間已經不短了,我還能跟團隊講你閃開閃開,現在該我說了?最后兩個小時節目結束之后,大家就記住了李詠,整個節目就失敗了。
“轉會” 在哪兒耕地不是耕地
【我過去偏綜藝,現在就是玩綜藝了,純綜藝。咱也是文藝人了】
新京報:從二套“轉會”到三套,你會做哪方面的調整?
李詠:我過去偏綜藝,現在就是玩綜藝了,純綜藝。咱也是文藝人了。
新京報:原來你在二套算是當之無愧的綜藝一哥,現在到了三套,有畢福劍等其他綜藝男主持。也有人說,覺得你的一哥地位不保?
李詠:我就是一個八哥,誰愛當一哥誰當,我是八哥,小哥。我只是一個主持人。
新京報:以前我采訪過你很多次,這次采訪我覺得你現在說話比以前平穩了很多。
李詠:上年紀了唄。
新京報:是不是采訪“放炮”比較多,臺里領導找你談話了?
李詠:沒有,沒有任何人給我壓力。有的時候壓力往往來自于自己,最大的壓力來自于自己。我想的就是怎么去疏導它———自我去減壓,自我去釋放,讓自己每天心情好,如果你還想干事的話。
新京報:實際上你也是經過了一個過程?
李詠:每個人都經過過程,尤其像我這樣一個不太懂事的人,一個老頑童。
新京報:你還想繼續做老頑童?
李詠:這是性格,哪有決定今天什么樣明天什么樣的。老頑童還是老頑童,只不過玩法不一樣。玩的不一樣,玩的程度不一樣。
新京報:從一個頻道轉到另一個頻道,會有一點初來乍到或者人生地不熟的感覺嗎?
李詠:我的感覺不明顯,因為我本來就是臺里的主持人。這么些年了,也跟各個頻道各個部門都打過交道。我也不是個新人,也沒那么強的陌生感。還有,在哪兒耕地不是耕地?哪個頻道的地不都是央視的地?只不過這塊種的小麥,那邊改成水稻,只要有水源,都是農民,又都是農戶,都是干農活。
談變化 我確實沒有能力當官
【我太居(家)了,我宅得厲害】
新京報:《詠樂匯》還做嗎?
李詠:《詠樂匯》按照頻道的調整,就淡出播出了。淡出了。
新京報:為什么?
李詠:這是整個頻道的規劃。
新京報:你覺得遺憾嗎?
李詠:你要說沒有,好像有點不大真實。我覺得我不是個很好的談話節目主持人。所以在《詠樂匯》的談話當中,我盡可能把自己當成一個帶有點娛樂色彩的主持人,我不是一個很合格的談話主持人,我是一個有點鬧的主持人。
新京報:你為什么覺得自己不太適合談話類的主持人?你可以算現場反應最快的央視主持人,這個很重要。
李詠:談話也分多種多樣,我知道自己優勢在哪兒,不足在哪兒。
新京報:你不是有一陣想從央視辭職嗎,現在那個階段過去了?
李詠: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每個階段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想法,或者每個階段因為糾結會有不同程度的爆發。現在我的爆發點就在新節目。
新京報:在外界看來央視主持人還都挺“金枝欲孽”的感覺,形容大家表面一團和氣,其實內部都挺較勁的?
李詠:我完全不是這樣。我是該我做功課的時候我做功課,該我工作的時候我就工作。其他的我會去尋找我自己的時間。
新京報:主持人里,像周濤也有行政職務,你不喜歡做行政管理工作?
李詠:我特想當官,但是我確實沒能力當官。
新京報:你管理自己的團隊不是挺好的嗎?
李詠:尺有所長,寸有所短,每個人都有每個人擅長的,我不擅長(當官)。我的理想就是好好的能夠做一個主持人,而且要做得順心。沒事我就好好的在家呆著,我的理想特別俗,我就是個俗人,拿這份工資我就好好的把這個工作做好。
新京報:你是居家型的?
李詠:我太居(家)了,我宅得厲害。
新京報:平時在家陪女兒?
李詠:我女兒上學,我一個人在家陪我自己。
談風格 大家說我張揚就張揚
【我不能跟別人較勁。我逮誰跟誰較勁,那哪是金牛啊,犀牛】
新京報:你會有心慌的時候嗎?
李詠:誰不心慌啊?你看著說話都笑容滿面的,試一試他們的脈搏,幾乎都可以算蛙泳的速度,但是表面上還挺穩當。所以這就是我們這個職業很多人不大了解的。
新京報:大家覺得你算是一個張揚的主持人。
李詠:好,那就是。
新京報:你這算是正面回答我的問題嗎?
李詠:我當然正面了。我就承認了,是,我就是。
新京報:你沒有情緒在里面?
李詠:沒有。我不好去評價其他的主持人,我原來就講過,我從來不評價同行,因為大家伙都非常地用功,非常地努力,我只是說我自己。非得讓我說別人,和別人比一下,這不厚道。
新京報:我還是覺得有領導找你談話了。
李詠:千真萬確的沒有。我的個性已經定位了。你說領導找我談話又能把我改變什么,而且領導找我談話又能談什么呢?
新京報:你這點挺金牛座的。
李詠:我一直挺金牛的,金牛的力量。
新京報:可是金牛座是自己跟自己較勁的。
李詠:我自己跟自己較勁沒問題。我承認自己跟自己較勁,我不能跟別人較勁。我逮誰跟誰較勁,那哪是金牛啊,犀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