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央視廣告招標會上,央視大型節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兔年春晚總導演陳臨春表示:“兔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絕對沒有植入廣告。”但2011年央視春晚還將有貼片、報時以及“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活動”冠名等幾種傳統的廣告形式。
新京報12月31日報道 隨著央視兔年春晚的臨近,相關節目都已進入審查階段。在節目審查“硝煙彌漫”的戰場之外,春晚的另一個話題 植入廣告也日漸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在近日舉行的央視廣告招標會上,央視大型節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兔年春晚總導演陳臨春表示:“兔年春晚語言類節目絕對沒有植入廣告。”
為什么暫緩植入?
確保節目觀賞性
談到為什么取消語言類節目的植入式廣告,長期關注電視廣告發展的CTR市場研究公司副總裁田濤近日告訴記者,虎年春晚由于劇組與演員溝通等方面的問題,出現了小品《捐助》中被捐助人拿國窖1573送禮等有些牽強的環節,受到觀眾的批評。在兔年春晚籌備中,央視決定取消語言類節目內的植入式廣告,確保節目的觀賞性和觀眾收看的完整性。田濤表示,可以看出央視對民意的重視和善意回應,也體現出央視作為國家媒體能夠肩負起社會責任。
在談到電影電視的植入廣告時,田濤認為,在現代商業社會里,要找尋沒有品牌元素的真空,實在很難。而且,正是有了廣告資金的支持,才讓我們有機會欣賞到這么多賀歲大片和大型電視節目。“央視兔年春晚取消語言類節目的植入廣告,并不是全面否定植入廣告,而是因為春晚有特殊性,大家對它有更多的要求。在植入的方式、技巧還不是很成熟的條件下,只有暫緩植入。”
為何還有傳統廣告?
廣告帶來資金投入
據記者了解,語言類節目取消植入式廣告后,2011年央視春晚還將有貼片、報時以及“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活動”冠名等幾種傳統的廣告形式。
根據國家廣電總局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的《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電視播出機構每套節目每小時商業廣告播出時長不得超過12分鐘。按照這個標準來算,春晚長達四五個小時的節目中可容納的廣告時長最多可達四五十分鐘。央視春晚的廣告時間遠遠低于這個標準,而且這些廣告只在春晚前后出現,不在中間插播硬性廣告。
針對春晚為什么有廣告的問題,《中國廣告》雜志社社長張惠辛認為,廣告既是社會經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視媒體生存和發展的重要養分。有了廣告,電視臺才有資金投入新節目,才有資金開播新的頻道,才可以把節目做得更好。據了解,以擁有二十余個開路頻道、十幾個數字頻道的中央電視臺為例,每年的成本、上繳的稅費就高達一百多億元。
央視春晚廣告形式
多年來央視春晚的傳統廣告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一類是在春晚前后播出的貼片廣告,一類是企業向全國人民拜年的賀電,一類是春晚開始前20點報時、除夕零點報時廣告,還有一類是“我最喜愛的春節晚會節目評選活動”的冠名。此外,近幾年客戶要求,在一些語言類節目中加入植入式廣告。植入廣告作為國際上一種通用的廣告模式,具體到春晚來說,就是在小品、魔術等節目中融入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