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證專家呼吁謹慎對待中美匯率分歧
綜合新華社電 當地時間3月24日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就人民幣匯率問題專門舉行聽證會。美國一些學者在會上說,美國不應采取對抗的方式處理中美人民幣匯率爭端,而要靠外交途徑來解決。
認定人民幣被低估
24日的聽證會由于議題的重要性,歷時2個多小時,籌款委員會委員全部到場。而在聽證會上作證的,也都是美國經濟學界的重要人物。眾議院籌款委員會主席桑德爾·列文表示,隨著中美關系的發展,人民幣匯率現在已經成為中美之間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但更重要的是要找到解決辦法。
聽證會上,作證的專家們一致表示,中國的人民幣幣值有被低估的現象,認為人民幣的升值對雙方都有好處,可以“溫暖美國經濟,同時給中國過熱的經濟降溫”。
美國應更加有耐心
但在聽證會上,部分專家也表示,美國不應采取對抗的方式處理中美人民幣匯率爭端,而要靠外交途徑來解決。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學家菲利普·利維說,目前,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美國應通過加強多邊機構的協調來處理中美兩國的爭端,而不應冒險打破這種多邊協商機制,因為這將毀掉自富蘭克林·羅斯福以來美國政府所努力營造的體系,而美國未來的繁榮正建立在這一體系之上。
本月15日,130位美國國會議員聯名致信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和商務部長駱家輝,要求將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并對中國“進行回擊”。
利維說,很難想象的是,中國會在美國的懲罰威脅之下采取有助于改善美國失業和提高產能的舉措。
利維說,目前美國討論的許多政策建議,無論是單方面采取懲罰性關稅,還是通過多邊途徑來向中國施壓,實際上都是有害的。他建議,解決中美人民幣匯率爭端需要更長時間。明智的做法是,美國應有耐心,要靠多邊外交途徑來處理這一問題。
美國也將會受損害
哈佛大學教授、“中美國”(Chimer i c a)一詞的提出者尼爾·弗格森說,美國貿易逆差上升不僅因為中國,還因為國際油價的上升。中國增加進口,美國也未必是最主要的受益者。
弗格森說,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如果美國過度采取對抗方式對待中國,只會損害中美關系,進而打擊全球金融市場的信心,而這種成本將超過人民幣升值可能帶來的好處。
中美戰略對話后
美或于5月宣布中國為操縱匯率國
新快報訊 據英文《中國日報》3月25日報道,美國前高官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認為美國很有可能在5月北京-華盛頓舉行戰略經濟對話后宣布中國為操縱匯率國家。
但中國學者認為美國在后金融危機時代經濟恢復還不強勁的時候不會貿然宣布;因為如果將中國列入該名單并采取懲罰措施,這將使兩國陷入全面的貿易戰。
宣布時間可能在5月
美國智庫對外關系理事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高級學者費根鮑姆(EvanA.Feigenbaum)認為:“在美國,有些人認為在兩國戰略對話后將可能宣布中國為操縱匯率國家。”
作為美國國務院的前副助理國務卿,費根鮑姆說是否宣布重在證據,因此,只要尋找到了足夠的證據就可以隨時宣布。
他認為如果財政部在4月不宣布,那么這個話題將是5月兩國戰略對話的重要議題。
原因來自美國內政治
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畢吉耀認為,美國宣布中國為操縱匯率國家的更多的動因是其國內政治原因。他個人認為美國政府做出那樣的決定可能性不大。
費根鮑姆也認為如果美國那樣做,中國要采取措施進行報復。“但至于具體什么措施,我還沒有把握。”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曉晶也認為美國鼓噪的人民幣匯率問題是一場政治秀。“從某種程度上說,解決中美貿易失衡問題需要美國多從國內找原因,從增加出口來解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平等協商解決中美經貿問題
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發言人秦剛3月25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美經貿關系中存在一些問題和摩擦是客觀的,中方主張應通過平等協商、對話和溝通來尋求互利共贏的解決辦法。
在就有關人民幣匯率問題答問時,秦剛表示,雙方應該重視中美經貿中存在的問題,更應該重視以何種方式解決。中方愿為此與美方加強溝通和交流。
秦剛表示,中方相信通過這樣的努力,能有助于增進雙方之間的了解和信任,妥善解決雙方的問題,不干擾中美關系發展的大局,為世界經濟復蘇、可持續增長作出貢獻。
美國財長說:不能強迫中國改變貨幣匯率
據新華社電 美國財政部長蒂莫西·蓋特納當地時間3月24日說,美國不能強迫中國改變其匯率政策。
蓋特納當天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說:“中國是一個主權國家,中國將會決定其匯率。我們不能強迫其做出改變。”蓋特納說,他相信中國會以自己的理由來決定結束人民幣釘住美元的政策。
蓋特納當天接受福克斯商業新聞網的采訪時還表示,他不擔心美國會與中國發生貿易戰。
在美國即將舉行中期選舉之際,美國國會部分議員近日不斷炒作人民幣匯率問題,試圖迫使美國政府將中國界定為所謂的“匯率操縱國”。
正在華盛頓訪問的中國商務部副部長鐘山24日說,人民幣升值不是解決中美貿易不平衡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