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繼武廣高鐵之后,我國又一條世界上運營速度最快的高速鐵路——鄭西高鐵正式開通運營。鄭州與西安兩座城市間的直達時間,從6個多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內。受鄭西高鐵沖擊,從3月25日起“鄭州—西安”航線所有航班停飛。而此時鄭西高鐵運營僅48天,其運能的發揮尚不到1/10。
對豫陜兩省而言,鄭西高鐵的開通,其意義遠不止節省4小時這么簡單。
緩解既有鄭西鐵路通道壓力,突破隴海全線運輸瓶頸
河南,全國糧食、油料大省,地處沿海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接合部,可以說是“中部之中”;陜西,全國礦產資源大省,我國煤炭生產和出口的重要基地,被譽為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
隨著“西部大開發”深入推進,“中部崛起”步伐加快,沿線廠礦企業、人口密度迅速增加,連接中部與西部的隴海鐵路已經成為了制約西部地區和中南、華東地區客貨交流的“瓶頸”。尤其是鄭州至西安段運輸能力長期處于飽和狀態,鄭州至洛陽間更是成為整個隴海線運輸的“瓶頸”。
在西安鐵路樞紐內,編組站、客運站、貨運站縱列式分布在隴海線上,能力利用率達114%。目前,隴海鐵路的運輸密度是全路平均值的3倍。
陜西省發改委主任祝作利認為,作為“四縱四橫”徐州至蘭州高速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鄭西高速鐵路近期可有效緩解既有隴海鐵路鄭州至西安段運輸能力緊張狀況,實現客貨分線運輸,形成大能力快速度的客運通道;遠期徐州至蘭州客運專線將與京滬、京廣客運專線實現連接,大大縮短中西部地區與中南、華東地區的時空距離,促進東中西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鄭州、西安“同城化”,豫陜旅游交流多了
“乘高鐵來我們陜西度假觀光的河南游客一下子多了。”陜西省多位旅行社負責人很是興奮。
據了解,利用鄭西高鐵開通的機會,西安與鄭州兩市旅游局聯合推出“西安、鄭州市民互游活動”。同時,西安市旅游局還組織西安地區的主要品牌景區,針對高鐵散客市場,集中推出了為期數月的持高鐵票享受景區門票優惠的措施,吸引了大量高鐵旅客。據陜西省旅游部門的統計,今年春節黃金周來陜西旅游的游客達到711.3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26.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了29.49%和35.1%。
“鄭西高鐵開通讓人們感受到了‘千里中原一日還’的快捷和便利。旅游市場火爆只是一個前奏,預示著西安與鄭州將逐步形成‘同城化’概念,豫陜兩地人員、物流、資金、信息等流動將大幅加速。”祝作利說。
三門峽市,位于豫晉陜三省交界處。鄭西高鐵正式運營后,每天都有10趟高速列車停靠這里,三門峽同鄭州、西安等城市實現了“1小時同城生活圈”。而以前,從三門峽開車到鄭州、到西安,都在3個小時左右。
家住三門峽湖濱區的退休教師王老師,大兒子在西安,小女兒在洛陽,逢年過節王老師從兒子家到女兒家,坐一次車需要6個多小時,還特別擁擠。“今年不同了,西安到洛陽1個小時就到了。早上在兒子家,中午則到了女兒家,乘坐還相當舒適,以后孩子們也隨時可以回家看看了。”
西部高速鐵路建設加速,帶動中西部大城市發展
說起鄭西高鐵對陜西可能產生的影響,陜西省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張寶通認為:“作為一個突破口,鄭西高鐵加速了西部高速鐵路建設進程,將有力推動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
張寶通認為,在國家去年發布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中,提出將把經濟區打造成“全國內陸型經濟開發開放的戰略高地”,西安作為經濟區核心城市,其發展目標被定位為“一個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大都市建設的前提是交通的便捷。而隨著鄭西高鐵的開通,以及未來由上海經西安至烏魯木齊乃至中亞的東西客運大通道、由北京經西安至昆明的南北客運大通道的建成,陜西將形成以西安為中心,連接陜西南北、橫貫關中東西并輻射中南、華東、華北和西北的“米”字型鐵路網,西安將成為全國六大客運中心之一,西安鐵路樞紐將成為全國八大鐵路樞紐之一。
對河南來說,高鐵給三門峽的城市建設帶來了一個新的機遇。為給群眾提供更加方便、舒適的乘車條件,三門峽市政府先后投資2.85億元擴大了站房,修建了迎賓大道,及時開通了三門峽火車站至南站的公交專線,實現了城市公交與高速列車之間的無縫換乘。
三門峽市委書記李文慧認為,三門峽加快新區建設勢在必行,要以鄭西高速鐵路三門峽南站啟用為帶動,規劃旅游休閑、高檔住宅、現代商務、研發基地、高新技術產業等功能區,提高城市集約節約發展水平。
(楊彥 曲昌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