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敏 發自北京
“上海對住房持有環節的房產稅如何征收、如何具有可操作性等目前還在研究,具體方案還沒有正式確定。”針對上海市即將開征房產稅的說法,新華社近日作出上述報道。
事實上,在“國十條”出臺一個月后,各界對于其配套政策的猜測不斷,其中既包括備受關注的房產稅,也包括尚未出臺的二套房認定標準。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采訪,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房產稅的開征或僅限于上海等個別房價上漲過快城市,難以在全國推廣。在政策觀察期的近兩三個月內,“重磅”政策不太可能出臺。
房產稅或僅限上海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上海的調控細則正在制定過程中。
該人士表示,新政將對自住性購房需求予以鼓勵,確保其不受影響;對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則會從嚴抑制,以遏制房價過快上漲的勢頭。
從上述表態中,容易看出上海市相關部門的態度,但對于房產稅何時出臺,則難以得出確切的信息。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綜合研究部部長楊紅旭表示,盡管難度較大,上海市仍有可能在近期出臺房產稅,但短期內向全國推廣的可能性不大。
他表示,作為調控市場的重磅政策,房產稅的出臺主要面向個別“房價上漲過快”的城市,對于全國大多數城市而言,目前尚不適合出臺。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牛鳳瑞也認為,開征房產稅需要兩個基本條件:城市不動產產權確認、不動產資產評估。他表示,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快速推進的階段,上述兩個問題還難以解決,使得開征房產稅的難度加大。
他同時表示,作為試點城市,上海出臺房產稅的主要目的在于觀察政策效果,短期內不大可能推開。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房產稅作為已有稅種,比物業稅更易操作,其開征也變得較為可行。
據了解,我國的房產稅于1986年起征,征收范圍為營業性房產。依照房產余值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依照房產租金收入計算繳納的稅率為12%。
對于近期 “房產稅或先從增量房起征”的傳言,上海市相關部門尚未做出明確回應。
二套房細則“照顧”改善型需求
同樣備受關注的,還有二套房的認定標準。按照“國十條”的規定,“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家庭,貸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50%,貸款利率不得低于基準利率的1.1倍。”這被認為是最有力的調控措施。
“二套房細則認定需考慮改善型需求。”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朱中一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據了解,二套房的認定目前由住建部牽頭,聯合銀監會、央行制定細則。但此前,銀監會銀行監管一部主任楊家才向媒體表示,二套房“認房不認貸”,即第二套住房認定標準以房屋數量為限,以家庭為單位,不再以銀行信貸記錄為準。
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上世紀90年代末的公房、房改房比較舊,人均居住面積也很小,這部分人在改善住房狀況時,不應受到政策的限制。與之相應的,“小房子換大房子,舊房子換新房子”也應得到支持。
牛鳳瑞也認為,我國的居民目前的大部分需求都是改善型需求,需要支持。
住建部副部長齊驥在近日做客中國政府網時表示,二套房的認定標準還在制定中。鑒于一些城市房屋登記信息系統尚不完善,實際操作中,還需要其他信息作為補充。
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表示,由于改善型需求在市場中占比較大,住建部在擬定認定標準時應該予以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