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訊 據北京市土地整理儲備中心11日晚間消息,北京金隅分別以每平方米10594元和8308元的樓面地價,競得位于北京通州梨園鎮兩地塊,低于今年新政前同區域土地出讓價格。業內人士認為,在樓市調控影響下,北京土地市場已經告別地王時代,但部分土地價值有被低估的風險。
新政后地價下調逾5成
11日上午,通州區梨園鎮兩地塊進行現場招標,并吸引了包括萬科、華遠、蘇寧置業等在內的14家開發商投標,在通州已經有兩個樓盤的北京金隅對兩地塊均報出最高價格。
其中,梨園鎮居住項目用地位于九棵樹村,建筑規模13.9萬平方米,現場公布底價為10.5億,北京金隅大成開發有限公司報出最高價14.7億,折合樓面價10594元/平方米;另一宗地塊位于梨園鎮磚廠村,建筑規模7.2萬平方米,北京金隅嘉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亦報出最高價5.98億,折合樓面價8308元/平方米。兩宗地塊的成交價格均低于新政前(今年2月)同區域拍出的10635元/平方米。
4月開始的調控政策已使北京土地市場明顯降溫。除了梨園鎮地塊以低于新政前價格成交外,房山區兩地塊也同樣出現低價成交情況。今年6月和9月,房山區竇店鎮及長溝鎮出讓的兩地塊樓面價均為3500元左右,相比年初房山區西潞街道9302元/平方米的最高價下調了大半。
據北京中原地產統計,今年前10月北京住宅類土地成交樓面均價為8565元/平方米,其中4月新政前樓面均價為1.23萬/平方米,而新政后則下調至5657元/平方米,降幅為54%。持續的宏觀調控政策基本抵消了3月開始的通州樓價暴漲,土地市場非理性炒作也得到基本抑制。
土地價值或被低估
不過,低地價并不意味著一定產生低房價。中原地產華北區域董事總經理李文杰認為,從08年部分土地地價與目前房屋在售價對比來看,地價最高僅占房價的3成左右,而最低則僅占1成。
以剛剛開盤的新華聯運河灣為例,其08年拿地成本為2502元/每平方米,而目前房屋售價為2.1萬/每平方米,地價占房價比例僅12%。同樣是08年獲得土地的龍湖·蔚瀾香醍,拿地成本為5740元/每平方米,目前售價為1.7萬/每平方米,地價房價比為34%。
“可見,土地市場并非決定房價的根源,未來很有可能出現地價被低估的同時,房價卻依然高企”。李文杰認為,目前開發商雖然受調控影響資金趨緊,但仍舊有相當數量的房企現金充裕,抄底購地需求也非常強烈。
對此,李文杰建議,真正影響市場的土地政策應該是增加土地供給規模,并在土地供應環節加強監管,防止囤地、捂盤和惜售,明確開工竣工時間,保證大量土地如期入市。(潘秀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