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報道 按照上周末“國十六條”(《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的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要在11月底前將貫徹落實通知的情況報告國務院。國務院將組織督察組赴各地調查了解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市場物價情況。
而按照慣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于此后不久的12月召開。
如何應對并管理好當前乃至明年的通脹預期,將成為各界聚焦之所在。
國務院密集部署物價維穩
物價調控成為當前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大關鍵詞。
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必要時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產資料實行價格臨時干預措施”。
這一部署讓市場注意到了物價調控的嚴峻性。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上漲4.4%。上一次CPI破“4”是在兩年前,當年2月的同比漲幅更是高達8.7%。此前不久,國家發改委就發布了《關于對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務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的實施辦法》,明確方便面、食用植物油等品種直接向國家發改委提價申報。隨著物價的回落,當年12月臨時價格干預被解除。
2008年全年,CPI上漲5.9%。
近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估計今年的物價指數“比3要稍微高一點”。
“短期來看,國家已經將防通脹放在宏觀調控的主要位置上。”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切實落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和“菜籃子”市長負責制,這是“國十六條”所明確的。
菜價維穩正成為物價調控的一大抓手。因為按照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提供的信息,10月份CPI同比上漲中,食品價格“貢獻率”為74%,其中蔬菜價格漲了31%。
國務院常務會議在8月即部署了穩定菜價“國六條”,而在上月部署四季度經濟工作所提出的要求時,“繼續采取措施穩定市場價格”位置靠前,這顯示,應對通脹壓力、保障民生在政府工作序列中仍保持著首要地位。
從目前官方表態來看,保民生作為“十二五”期間國家的重要決策,將在下一步維護物價穩定的過程中起到更加關鍵的作用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近日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指出,由于蔬菜價格上漲的慣性系數比較小,一般蔬菜價格周期為兩個月,之后很容易平抑。而糧食價格的系數就比較大,一般要8個月才能完全平抑。
考驗貨幣政策抉擇
有市場預期認為,即將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對明年的宏觀調控政策定調有所調整,“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再次成為可能的搭配。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楊濤告訴記者,當前的物價上漲形勢和前兩年還不完全一致,所以宏觀調控目標不能完全以防通脹為主,一方面,我國還并未發生嚴重的通脹,另一方面,當前經濟運行也并沒有出現過熱,所以宏觀調控目標在防通脹的同時也要兼顧保增長。
楊濤認為,明年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會有太大方向性的改變。
曹遠征則認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會就反危機政策作出評估,如果確認經濟增長已經回到常態,那么刺激計劃中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將會有所微調。同時,在目前通脹預期比較高的情況下,更要求貨幣政策常態化。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的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提出,繼續引導貨幣條件逐步回歸常態水平。
也有觀點認為,考慮到2011年是“十二五”的第一年,再加上“四萬億”項目還需要資金投入,預計仍會保持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對此,中國社科院財貿所財政研究室主任楊志勇認為,在國家“四萬億”投資項目陸續完工之后,經濟如何找到新的增長點,是政府需要考慮的。在這種背景下,明年財政政策有可能仍將延續今年財政政策思路,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
但外部因素不容忽略。由于國際貨幣泛濫和國內流動性難以快速收緊,物價上漲壓力仍然很大。如何把物價漲幅控制在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圍內,同樣考驗著貨幣政策抉擇的藝術。
距上一次宣布上調存款準備金率9天之后,中國人民銀行19日晚間發布消息,決定自11月29日起,再次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相關報道:
各地積極出臺穩定物價措施 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天津
據天津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介紹,天津市2008年建立起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與困難群眾生活補助聯動機制。按照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增加的生活支出,當每月“生活必需品價格指數”比上年同期累計上漲幅度超過3%時,天津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與困難群眾生活補助聯動機制自動啟動,對城市低保戶和特殊困難救助戶實施相應補助。今年以來,居民消費價格逐步上漲,特別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漲幅較高,給居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了妥善安定群眾生活,天津市從2月份起啟動這項機制。目前,11月份補助發放正在進行之中。
云南
云南省民政部門表示將會同財政部門盡快研究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的措施,必要時可增發臨時補貼。昆明市將出臺“昆明市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增長機制”和“昆明市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人員臨時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完善對低保人員的補貼制度,確保困難群體不因物價上漲幅度過大而影響基本生活。
陜西
為化解物價上漲給高校學生食堂帶來的壓力,陜西通過“一元菜”、“免費湯”等措施,保證貧困學生生活不受影響。據了解,為了照顧貧困學生的生活,陜西省教育廳要求高校食堂高中低檔菜品比例為3∶5∶2,其中1元錢以下的菜不少于10%,并免費提供菜湯。同時,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加大資助力度,目前已發放獎助學金5億多元,發放助學貸款9.2億元,為特困生減免學費1億多元,受助貧困大學生占在校生總數的1/3。此外,陜西省級財政還一次性下撥6000萬元作為物價補貼,最近已全部下撥到校,達到公辦普通高校每生平均補貼100元。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市采取設立蔬菜直銷店等應對措施,做好價格調節工作。為了在保證質量和品質的前提下,讓蔬菜等農副產品直接走上市民餐桌,今年9月開始,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嘗試探索建設蔬菜等農副產品配送直銷體系,大力推進農副產品進社區工作,由政府投資建立蔬菜直銷店,選擇有實力專業從事蔬菜副食品流通的大型企業經營,通過減少中間流通環節,降低銷售成本。這項惠民便民措施一經推出立即受到轄區居民歡迎,目前,水磨溝區已陸續建起24家政府蔬菜副食品直銷店,還有7家將在年底前開業。烏魯木齊市提出,力爭明年實現中心城區4個區均有蔬菜直銷店落戶。同時,提出進一步完善蔬菜儲備制度,全力保障今冬明春蔬菜供應。
上海
在上海的一些菜場和超市,蔬菜價格已經比前段時間有所回落。上海蔬菜價格近期回落,主要源于本地菜的供應量大幅上升。上海通過搶種蔬菜等措施,目前綠葉菜的種植面積提高了兩萬多畝;在增加供應量的同時,上海還通過降低菜場攤位費,降低商戶經營成本。
邯鄲市
河北邯鄲市許多大型超市、菜市場與蔬菜基地簽訂了供應協議,降低成本,實現了農田到超市的直接供應。
貴陽市
為了穩定學校伙食價格,貴陽市內100多所學校與食品生產企業直接簽訂了供銷協議,降低食品流通成本10-20%。在江蘇揚州、徐州等地啟動了物價補貼機制,對低收入人群發放補貼。
江蘇
在江蘇揚州、徐州等地啟動了物價補貼機制,對低收入人群發放補貼。
安徽歙縣
在安徽歙縣,當地政府出資加蓋蔬菜大棚,租賃給菜農,引導他們多種蔬菜。(孟斯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