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最基層,才知道該干什么,該怎么干”
——我省第一批“處長下基層 作風大轉變”見聞
據貴州日報消息 “加大對農村青年黨員團員致富能手的培養力度。由省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出資,對貞豐縣白層鎮的優秀農村青年黨員團員致富能手給予掛牌和資金扶持,戶均扶持金額在3000至10000元之間,扶持10戶以上。”
這是省青年創業就業服務中心主任任斌的“民情日記”里的摘錄。
“處長下基層、作風大轉變”活動開展以來,我省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凝心聚力,深入基層、轉變作風、加快發展、推動跨越。從朝霧蒙蒙的黔東南腹地到步伐鏗鏘的畢節試驗區,從平均海拔2000多米的威寧到侗鄉黎平,每位處級干部擔著新的使命,懷著堅定的信念,進鄉村入農戶、奔田間赴地頭,查實情、理思路、解難題。
深入基層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
領導干部下到最基層,才知道該干什么,該怎么干,深入基層做實事、辦好事、解難事,讓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
“長順縣種獲鄉生聯村核桃幼林栽植,成活率95%以上,平均苗高在1米左右,但長勢分化較大。經調查研究,向林業局建議,苗木質量的差異性造成幼苗長勢不同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廣順林場生井壩300畝核桃良繁基地,建設質量較好,但項目的設計尚未批準,經協調,4月上旬得到了林業廳有關單位的審查批復。”省林業基金管理站站長柴忠金在“民情日記”中寫道。
省婦聯發展部部長魏俊深入威寧自治縣迤那鎮、臺江縣老屯鄉老屯村等地了解到留守婦女兒童困難后,準備在迤那一小、二小建立兩個親情聊天室,讓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兒童能借助視頻享受到父母的關愛。同時,為了讓女能手帶動少數民族婦女脫貧致富,先后深入老屯鄉老屯村走訪蠟染刺繡女能手張庭珍,通過牽線搭橋,爭取全國婦聯的幫助,鼓勵女能手使用小額循環金帶動其他婦女創業。目前,張庭珍已建起了培訓基地,帶動臺江、施秉、凱里等地的1000多名婦女創業,無形中為數百個家庭立起了一根根“頂梁柱”。
威寧自治縣迤那鎮青山村仙水組的苗族老支書張光強由衷感慨:“幾十年在這塊土地上辛勤勞作,只能勉強吃飽肚子,從今以后,要好好利用本地有利條件調整種植結構,帶領鄉親盡快脫貧致富奔小康。”
基層是一個大熔爐,最能磨礪個人意志
據了解:月亮組楊明貴,男,今年40歲,家有4口人7分地;巖旮旯組鐘遠華,男,42歲,家有5口人7分地;又仲組王紹富,男,61歲,家有6口人……
在省總工會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王平的“民情日記”里記錄了普定縣貓洞鄉月亮村部分低保戶的情況。
地少人多,致富受制。許多村民守著微薄的土地過日子,發展急需激活。
“輸血”不易“造血”更難。正如其他處級干部,面對“二難”選擇,省民政廳安置處處長皮宇飛毫不猶豫地把工作的砝碼投向了后邊的“托盤”。“吃低保,靠別人扶,不是長久之計,也脫不了貧。”處級干部深入基層的主要目的,就是幫助基層完善“造血”功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要加快更新群眾的發展觀念,杜絕群眾‘等靠要’的想法。要加快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盡快從‘輸血’轉向‘造血’,這是我們處級干部下基層的工作方向。”省發改委農村經濟處副處長楊明昌在拉攬鄉表示后,深入三都自治縣打魚鄉介賴村,協調資金20萬元,幫助該村修建通組公路,解決村民的行路難題,得到了村民的好評。
基層是一個大熔爐,最能磨礪個人意志。“處長下基層,給我們創造了直接服務群眾、錘煉自身的機會,提供了一個敢拼、敢闖的大舞臺。”省扶貧辦綜合處處長吳坦說。
在群眾生產、生活的生動課堂里傾聽民聲
省直各單位處級干部走出機關、深入基層,走到生產第一線,在群眾生產、生活的生動課堂里傾聽民聲、同頻共振,破解人民群眾需要破解的難題,進一步增進黨群干群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六枝特區隴腳布依族鄉補雨村是省旅游局辦公室主任蔣興勇下基層所到的村之一,該村受自然條件的制約,發展較為滯后,但村支書郭榮文家二樓上掛著的“六枝特區月亮河種養殖專業合作社”和“補雨村養禽協會”兩塊牌子卻表現了該村發展方式的不一般。
作為隴腳鄉發展“四大產業”的重點種植養殖區,該專業合作社承擔了附近幾個村民組的鴨蛋收購、鴨苗借支以及包裝銷售、專門養殖等經營,借助處級干部的“一線工作法”,合作社申請注冊了“月亮河”商標,目前,該合作社年產并銷生態鴨10萬只。一個個核心指標的預定和實現,勾畫出一幅幅農村新圖景。面對發展前景,補雨村村民王齊說:“有了他們的大力幫助,我們對發展充滿了希望。”
隴腳布依族鄉大壩村村民陳國強,在處長下基層活動中,得到有關養殖技術的幫扶指導后,帶動該鄉養鴨4500羽、養豬百余頭。“這一次得到領導的關心和幫扶,再過幾個月就有60多頭豬出欄,生態豬早已有人訂銷了。”陳國強對創收滿懷信心。
“我們收到安順西秀工業園區反映體制和園區規劃的問題后。3月30日一大早,我乘車趕往西秀工業園區進行研究,提出了2條解決辦法。一是按照《貴州省省級開發區擴區和調整區位的審批原則和程序》,在對西秀工業園進行擴區的同時更名為西秀經濟開發區,以利建立和完善高效運轉的管理體制,促進西秀工業經濟特別是我省第一個‘歐洲工業城’快速發展。二是通過擴區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規劃,按程序上報省政府審批。”省商務廳開發區管理處處長黃邦嘉的日記里這樣寫道。
這是處長下基層,把案頭工作落實到一線的真實體現,此舉進一步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據統計,目前我省首批處級干部深入基層單位508個、深入生產一線741次,走訪群眾1982人,幫助制定發展規劃25個,協調資金421萬元,解決發展問題163個。
(郭乾 霍慶濤 張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