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鄉侗寨響歌聲 聲聲紅歌頌黨恩
——黔東南州建黨90周年“千人苗歌”獻給黨、“千人侗歌”獻給黨大型紀念活動
六月的黔東南,處處洋溢火熱的激情,處處響徹動人的歌聲。
九十周年風展紅旗如畫,九十周年崢嶸歲月如歌。在南湖紅船的起航時刻,在春風化雨的嶄新時代,在與時俱進的蓬勃今天,苗鄉侗寨的人們用他們本民族的語言演唱著紅歌,共同慶祝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周年華誕。
6月下旬,在全國上下隆重慶祝即將到來的建黨90周年之際,由中共黔東南州委宣傳部牽頭,由從江縣、黎平縣、雷山縣分別與黔東南電視臺共同舉行了“千人苗歌”獻給黨、“千人侗歌”獻給黨建黨90周年大型紀念活動。活動采用苗語、侗語來演唱紅色經典歌曲及當地自編創作的歌曲,千余群眾齊聲高歌,全面抒發了黔東南人民“吃水不忘挖進人”的感恩之情。
6月22日上午,當我們驅車趕到從江縣小黃村時,村民們已穿上節日的盛裝早早地來到了鼓樓,在歌師的帶領下正緊張不紊地排練。在從江的 “千人侗族大歌獻給黨”活動中,當天共有1217人參加了合唱,其中最小的只有5歲,最老的有87歲,他們用激越悠揚的侗族大歌同唱《處處蟬歌送紅軍》、《共產黨向像太陽》,他們用當地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侗族大歌,表達對黨的感激之情,表達他們擁護黨、熱愛黨、歌頌黨的情懷。
小黃千人侗歌
演唱結束后,記者采訪了侗歌歌師、國家級侗歌傳承人潘刷銀花和曾隨溫總理訪日的侗族姑娘吳秋月。這位67歲的老人告訴記者:“今年春節過后,我們村里的歌師就經常聚在一起,為獻禮建黨90周年編歌。歌編好后,就教給大家傳唱,不到半個月,《處處蟬歌送紅軍》、《迎春花開紅軍來》《共產黨像太陽》等歌頌共產黨的侗族大歌就傳遍了整個村子。”“我們小黃村近幾年通過演唱侗族大歌,在全省乃至全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在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下,生活越來越好,今年是黨的90周年生日,我們村也特意召集大家演唱這些自己編的歌謠送給黨,表達我們對黨的感謝之情。”吳秋月姑娘說。
從江紅歌頌黨恩
在從江的縣城、鄉鎮、社區、村寨都能聽到各種形式的紅歌,有侗語的、有苗語的、有壯語的、有瑤語的。縣里的歌師還將《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唱支山歌給黨聽》、《七律長征》等歌曲改編成侗語,這些耳熟能詳的紅歌在從江這座小縣城又掀起了熱唱潮。
6月23日上午,我們馬不停蹄地趕到黎平。在黎平會議會址,在古樸的翹街,在寬闊的鼓樓廣場,由1080人組成的龐大的合唱隊伍,他們有的來自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有的來自部隊官兵,有的是老紅軍戰士,有的是離退休老干部,有的是文藝工作者,有的來自社區市民,以侗族大歌為載體,用清越激揚的歌聲,一曲《十謝共產黨》,歌聲飛越鼓樓頭,響徹在云霄里,恰似在抒發著侗鄉兒女幸福生活的心聲,表達了黎平人民對黨領導人民建立新中國取得的豐功偉績的歌頌,對黨領導人民走向幸福生活的感激和熱愛。
黎平千人侗歌
在黎平的“千人侗歌獻給黨”演唱活動中,充分利用了當地的人文優勢、群眾文化優勢和旅游資源優勢,吸引來了大批的游客前來觀看,不僅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也使更多的人們了解到黔東南州的紅色旅游文化,提升黔東南的紅色文化品位。
西江老少齊上陣
6月24日,我們來到了這次活動的最后一站——雷山縣西江鎮。“千人唱苗歌獻給黨”就在這個世界最大的苗寨開始了,“春天來到楓樹花開,共產黨來到了苗鄉,分田分地給苗族同胞,大家努力搞生產,苗家過上好日子,大家心里樂哈哈。”《楓樹花開幸福來》表達了苗家人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激之情。“登上高高的雷公山頂上,放眼望苗寨,條條河水繞寨流,村村寨寨都美麗,和諧幸福萬年長。”《站站高高的苗嶺上》則展現了苗家人對幸福生活的熱愛和憧憬。多達10個參賽隊伍的同場競技,1100人的同聲高歌,優美的旋律和激昂高亢的歌聲,盡情抒發了苗家兒女對黨的熱愛、對祖國的美好祝福。精彩的演唱使比賽現場高潮迭起,精彩紛呈。游客、觀眾的熱情也被極大地喚起,聽到熟悉的旋律,許多人情不自禁地合著節奏在臺下小聲跟唱、打拍,使整個現場變成了紅歌的舞臺、歡樂的海洋。
欣逢盛世尤憶崢嶸歲月,幸福生活倍思奮斗艱辛。傳唱紅色歌曲凝聚人心,感受紅色精神鼓舞士氣。一首首耳熟能詳、感人肺腑的紅色歌曲響徹在黔東南的大地,也流淌在各族人民群眾的心中,在紀念建黨90周年的同時,讓人們在重溫紅色精神,使紅色文化得以弘揚傳承,鼓舞著廣大人民群眾和各族人民士氣、激勵斗志。(顧慧明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