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克志省長:我是一位凱里市龍場鎮虎莊村的村民,我的家鄉是在“黔陽第一山”香爐山山角下的中塘組,我們這個寨子住著30多戶苗族同胞,到現在我們這個寨子都沒有通公路、電話、電視,我們寨子離國道只有2公路遠,我們寨子在2000年左右組織過一次修路計劃每家每戶都出過錢,但是只修到有500M左右的時候隊長就說資金困難了不能繼續,到底大家集資的錢到哪里去了都沒根據的找不到了,看到村里面每個村寨都得到政府的支持通了水泥公路安裝路燈我們心里很難受,為什么我們那么近就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呢?每到下雨孩子們都要走過彎曲泥濘的田坎去上學心中不好受,還有去香爐山旅游都要經過我們寨子每次旅客都會在寨子里迷路,為什么就不能給我們修條像樣的公路呢,這樣有有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能給我們群主帶來安定的生活,也能讓我們的農作物能夠最快的運送到市里面銷售,希望趙省長能關注一下這個無助的寨子
答復意見:
網民,你好!感謝你對黔東南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關心,現將有關情況回復如下:
根據我省目前通村油路建設的安排,建設項目尚未安排修建到村民小組,因此凱里市暫時還不能將該組公路列為通村油路項目來實施。為切實幫助解決人民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凱里市計劃在2012年實施通村油路建設項目過程中予以考慮。即按通村水泥路標準,修建一條從龍場鎮虎莊村至虎爐二級公路K0+800米處、路基寬度為4.5米、里程為1.7公里的鄉村水泥公路。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網民留言】
趙省長您好:
今天國辦要求各地確保再無暴力拆遷,而貴州省遵義縣龍坑鎮人民政府無視農民的合法權益,合理訴求,龍坑政府于2011年3月以修建省政府重點工程為由,強行將我戶依法承包地挖毀,而對我戶要求政府公示征地批準文件,公示土地丈量及土地附著物清點數據,公示補償款發放情況而政府拒絕公示,為此我戶向上級政府提出信訪請求,至今未得到合理妥善回復。
請問1,農民合法權益是否應當保護,誰來保護,怎樣保護?
2,政府征地是否應當依法審批,是否應當公示征地批準文件,是否應當公示附著物清點數據及補償款發放情況?
3,政府重點工程是否能凌駕于法律之上,是否就可以不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是否所有的違法違規只要冠以政府重點工程就可以披上合法外衣?
希望省領導盡快給回復
答復意見:
網友,你好!感謝你對我們工作的關心和監督,關于你在網上反映的問題,由于你沒有說清楚具體項目的名稱,我們無法了解具體的情況。經過我們調查了解,目前遵義縣龍坑鎮主要在實施共青大道項目建設,具體情況回復如下:
1.該項目的征地及房屋征收是通過《省人民政府關于遵義縣2010年度第三批次城鎮建設使用土地的批復》(黔府用地函〔2010〕297號)、遵義市發改委《關于共青大道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遵市發改投資〔2010〕100號)及《遵義縣人民政府關于共青大道建設征地拆遷安置補償方案的批復》(縣府函〔2010〕225號)文件批準實施的,其征地和房屋征收補償工作是嚴格按照上述文件執行的。
2.該項目在征地和房屋征收前,遵義縣龍坑鎮政府組織被征收(征地)戶召開了共青大道征地征收安置補償聽證會,由縣國土資源局、住房城建局相關負責人向被征收群眾公布并講解了相關批準文件及征地征收方案,認真聽取了群眾所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做好了相關解答工作。
3.在該項目征地征收工作中,遵義縣龍坑鎮政府嚴格按照丈量、公示、復核、簽訂協議及發放補償款的程序進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確保被征收群眾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
由于你留言反映的問題信息不全,我們無法了解其具體情況。建議你就具體問題直接向遵義縣龍坑鎮人民政府反映,以解決相關問題,保障你的合法利益(聯系人:鄢正力,聯系電話:13985261967)。
遵義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三日
另,省國土資源廳回復,據有關部門核查遵義縣龍坑鎮2011年3月以來的征地情況,都是報經省政府批準的,都依法履行了征地程序,沒有發現強征強拆的情況。如果你有詳細、具體的龍坑鎮政府違法征地拆遷的事實證據,可以向縣級以上政府及其國土資源、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反映。
貴州省國土資源廳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
【網民留言】
尊敬的趙省長,您好,我是綏陽縣坪樂中學的教師,我向您反映以下問題:一是我們學校在購買辦公用品時,所購物品價格比實際價格高出幾倍,學校在購買辦公用品時虛開發票,從中撈取上級下撥的教育經費,導致學校到處欠帳。二是學校食堂承包給第三方,與第三方簽定的合同第三方應付給學校的承包費用是多少,這幾年承包的錢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學校教師不知道。第三是學生寄宿制生活費的使用,學校不發現金到學生手中,而是給學生辦理飯卡,一張卡10塊錢,幾年所賣給學生飯卡賺的錢是多少,用到什么地方,教師也不清楚,今年學校把食堂承包給另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為了賺錢,把價格提高了,學生吃不起,學校在放學時把鐵門緊閉不讓學生外出吃飯,學生只能翻越圍墻,這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四是學校硬性規定教師必須上早晚自習,卻不給予任何補助,不去上就要扣發教師工資,還要求初三教師在周六周日必須給學生補課,每生收取補課費30元。這些問題希望能引起您的關注,責令有關部門就上述調查一下,挽救一下我們這間中學吧!不然我們怎么對得起學生,家長和社會。
答復意見:
對你舉報的情況,省教育廳、遵義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立即責成綏陽縣教育科技局組成調查組對坪樂中學近兩年學校公用經費使用情況和寄宿生生活補助費發放情況進行了調查處理。
一、經調查,該校的生均公用經費近兩年來未向教職工公布收支情況屬實,綏陽縣教科局已責令該校向教職工公布學校經費收支情況。該校所購辦公用品價格與實際價格基本相符,不存在比實際價格高出幾倍的情況,未發現虛開發票的情況。學校欠賬屬實,原因是因學校搞基礎設施建設。
二、關于食堂承包費問題,經調查核實,該校與貴州惠民達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了食堂承包協議,沒有轉包給第三方。2010年學校食堂承包費2.2萬元,已存入鄉財政,目前尚未使用。2011年學校食堂承包費還未收取。
三、關于寄宿生生活費和向就餐學生收取飯卡費問題。寄宿生生活費學校按標準打入學生飯卡,每學期結束時結算。學生未用完的,以現金的方式退給學生。學校確向學生收取飯卡費每張20元,規定在學生離校時退還給學生,目的是讓學生保管好飯卡,現有271名學生仍憑飯卡就餐,該校6月2日已將飯卡費全部退還學生。同時,綏陽縣教科局已責令該校必須按寄宿生生活費發放的相關規定進行發放。學校食堂承包方的承包協議中規定的伙食標準為:早餐2元/人以內,正餐2元/人、3.50元/人,米飯任食。調查中未發現“食堂飯菜定價過高”的情況。學校為保證校園安全,放學后學校關閉大門,學生進出校園憑學生證和非住校生證通行,住校生還需憑班主任或監管員的門條進出。不存在“鐵門緊閉不讓學生外出吃飯”的問題。
四、關于上早晚自習和初三年級補課收取補課費的問題。經調查核實,情況屬實。綏陽縣教科局已責令該校在2011年6月10日前將補課費退給學生,并禁止學校再給學生補課。
同時,遵義市教育主管部門將在即將開展的全市教育經費和學生資助經費檢查工作中,對該校有關情況進行深入檢查,發現存在問題或落實不力的將按照規定處理,以確保教育經費的規范使用和教育政策的貫徹執行。
遵義市人民政府
貴州省教育廳
二○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網民留言】
書記!
省長!
我們沒法從貴陽坐火車到興義,
何年何月何日才有咱們省會直達興義快一點的火車啊?現在從貴陽坐火車到興義必須先坐到威舍再轉車到興義,(貴陽到威舍10小時,威舍到興義1小時,共要11小時)比坐車慢一倍啊!!
這400公里左右的路程要花11小時,真是很慢了,火車必競是最實惠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愿在領導的努力下我們能有一條又快又直的鐵路
答復意見:
目前,從貴陽到興義最近的鐵路是貴陽經貴昆鐵路至六盤水后轉水紅鐵路、南昆鐵路到興義市郊威舍或頂效,其中到威舍線路長約480公里,到頂效線路長約520公里。由于線路等級標準低,旅客列車運行時間需10小時左右,相比汽車運輸,確實速度較慢、時間較長。由于在國家2008年調整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沒有規劃貴陽至興義的直通快速鐵路,所以近期要改變這種局面還不現實。省里一定會加倍努力,爭取在國家再次調整中長期鐵路網規劃時,盡力解決興義到貴陽快速鐵路的規劃和建設問題。
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二日
【網民留言】
趙省長:
你好!
請你在百忙中關注一下民生,我是住在銅仁地區印江自治縣峨嶺鎮西環安居工程的群眾,前幾天,自來水公司張貼通知,要求我們這里的住戶主動到公司去辦理換水表,我去了后,自來水公司收了我82元錢后說過幾天來換,自來水公司亂收費啊!一是在外面買一個水表只需25元錢,二是自來水公司收錢后沒有開發票,只是一張銷售清單!
這是民生問題啊!
答復意見:
一、反映“自來水公司收82元水表安裝費屬亂收費問題”。
經查,自來水公司是按照印江縣工商局、建設局《關于對我縣使用水表進行清理整頓的通知》(印工建聯字〔1998〕1號)要求,對用戶使用的水表按原國家技術監督局《強制檢定的工作計量器具實施檢定的有關規定》執行的,具體為口徑15—25mm的水表使用期限不得超過六年,口徑25—50mm的水表使用期限不得超過四年;凡超過使用期限,一律予以更換;對于期限未到,計量不準的也要更換。更換一只水表收82元的水表儀器、安裝等費用是縣物價局核定的,不屬亂收費行為。
二、反映“在外面買一個水表只需25元錢”的問題。
經查,自來水公司使用的都勻水表,是國家優質產品,計量準確,靈敏度高,市場上所售水表類型較多,質量參差不齊,25元一只的水表屬于低端產品,質量無法保障。
三、反映“自來水公司收錢后沒有開發票,只是一張銷售清單”的問題。
經查,2011年1月至6月,該公司共換水表625只,收費金額為51742元,其中:DN15的水表已統一開具發票7張,共460只,金額37720元;DN20的水表已統一開具發票2張,共41只,金額3690元;DN25水表已開具發票3張,共4只,金額492元;剩余120只水表共收款9840元未開發票。
綜上所述,印江縣自來水公司在安裝水表的過程中不存在亂收費等群眾反映的問題,但該公司收費程序存在問題,造成群眾的誤解。針對以上情況,印江縣政府已責令該公司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限期整改,該公司已于6月13日召開會議制定了整改措施。對尚未開具發票的用戶逐一開具發票,并將發票送到用戶手中。督促自來水公司加大收費的公示和宣傳力度,使群眾對所交的每一筆款都明白,并責令自來水公司加強對安裝人員的思想素質教育,樹立公司良好形象和增強服務群眾意識。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網民留言】
近日,遵義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下文,要求所有教職員工每人捐50元作“愛心”基金,用以資助多子女或單親家庭的困難學生。這種做法實在欠妥。捐款應該取決于自愿,更不應該規定捐款的數額。再說,教育和科學技術局的這種做法是不是依法行政?有沒有這個權力?
50元,對于教師來說,算不了什么。大災大難來臨時,不要說50元,再多一點也愿意,比如汶川地震,政府號召大家捐款,大家都自覺自愿。但對于這次的捐款,大家總感到心里不爽。如果是因天災人禍而帶來了難以克服的困難,那是應該給予幫助的,而對于不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人恐怕就有些說不過去。
答復意見:
2006年,遵義縣希望工程領導小組實施了“10元錢愛心助學工程”,捐贈資金全部用于資助縣內孤兒、單親家庭、殘疾人家庭、多子女上學家庭等貧困學生。2007年,縣教育局成立“教育愛心基金”,捐贈資金全部用于資助縣內因重病無力支付醫藥費或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在校中小學生、教職員工和本縣戶籍在校大學生。2011年,縣委辦、縣政府辦繼續開展了“五個一”康復工程捐贈活動,捐贈資金全部用于資助貧困殘疾人參加合作醫療、養老保險、購買輔助器具、安裝假肢和幫助貧困聾兒、智殘兒、腦癱兒接受康復訓練。
2011年4月,遵義縣教育工會下發了《關于做好2011年“教育愛心基金”、“10元錢愛心助學工程”、“五個一康復工程”捐款通知》(遵縣教工發[2011]4號),《通知》要求“愛心基金”捐款20元、“五個一康復工程”捐款20元、“愛心助學”捐款10元,每個教職工每年春季捐款一次,三項共要求捐款不少于50元,同時也動員學生捐款,強調“在經濟允許和自愿的原則下捐款”。其目的是進一步加大對困難師生的幫扶力度,切實解決部分師生員工因重大疑難疾病無法學習和正常工作的問題。
從2010年開始實施的“10元錢愛心助學工程”活動,共籌集資金15.89萬元,資助貧困學生868名;“教育愛心基金”籌集捐款199.40萬元,其中,師生員工捐款31.64萬元,部分黨政、企事業單位及個人在2010年7月15日召開的縣委十一屆九次全委會上捐款167.76萬元,共資助家庭經濟貧困或重病住院師生185人,資助金額52.49萬元,使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能夠上得起學和重病師生能夠看得起病。
遵義縣“教育愛心基金”、“10元錢愛心助學工程”、“五個一康復工程”啟動幾年來,對于推進全縣教育事業和殘疾事業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全縣廣大干部和教職員工踴躍捐款,社會反響較好,但在具體操作中,縣教育工會于今年4月用通知方式并確定捐款底線的做法的確存在,縣人民政府已責成縣教育科技局進行了整改。今后,我們將督促有關部門在倡議捐助活動中嚴格按照《公益事業捐贈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本著自愿原則開展捐贈活動,同時,嚴格受捐資格審查。
貴州省教育廳
遵義縣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