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政府網消息 8月25日,全省抗旱和水利工作會議在貴陽召開。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部署當前抗旱救災工作,調整和完善我省水利發展思路,拓展水利功能,大興水利建設,突破“瓶頸”制約,為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水利保障。
省委書記栗戰書,省委副書記、省長趙克志作重要講話,省委副書記王富玉主持會議。省委常委王曉東、龍超云、李軍、張群山、諶貽琴、石曉、孫永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傅傳耀,省政府副省長祿智明、蒙啟良、孫國強、辛維光、劉曉凱、謝慶生,省政協副主席陳敏,省武警總隊政委戴建國等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7月8日中央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是我黨執政以來第一次以中央名義召開的水利工作會議。會上,胡錦濤總書記深刻闡述了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明確提出了今后一個時期推進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溫家寶總理深入分析了關系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水利問題,對今后一個時期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作出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胡錦濤總書記和溫家寶總理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總攬全局,思想深刻、內涵豐富,具有很強的理論性、思想性和開創性,為水利事業指明了前進方向。這次會議對于統一全黨全國思想、凝聚全社會治水興水力量,加快推進水利改革發展,必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今年中央1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對全面推進水利改革發展也作出系統部署,是指導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的綱領性文獻。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中央對水利改革發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把加快水利改革發展作為推動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重大而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
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提高對水利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下決心突破水利滯后的“瓶頸”制約。經過多年努力,全省重點工程取得新突破,農田建設取得新發展,民生水利取得新成績,抗災減災取得新勝利,水土治理取得新進展,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澇、灌溉等水利工程體系,正在走上科學、可持續發展之路。但是,相對于我省水資源條件,相對于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不斷提出的更高要求,我省水利投入嚴重欠賬,水利基礎設施嚴重不足,水利建設嚴重滯后,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突出表現為“五個不適應”,即供水能力不足,與加速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洪旱災害頻發,與水利保障的要求不相適應;安全飲水困難,與改善民生的要求不相適應;水土流失嚴重,與生態保護的要求不相適應;治水理念落后,與現代水利的要求不相適應。要緊緊抓住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國務院批準實施《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的歷史機遇、水利部與我省建立部省合作機制的良好機遇,把水利作為基礎產業優先發展。
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水利發展新理念,拓寬水利功能,全面加強現代水利建設。牢牢把握現代水利公益化、工程化、規模化、產業化、社會化五個特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水利作為全省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建設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大力發展現代水利,努力拓展水利功能,著力推動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要通過5—10年的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我省水利建設明顯滯后的局面。今后10年要大幅度增加水利投入,確保全社會水利投入總量達到2000億元以上,其中“十二五”期間要達到1033億元。2011年,力爭完成水利投資150億元,開工建設20個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十二五”期內,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建成農村人口人均半畝基本口糧田,水利工程年供水量力爭達到127.1億立方米,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到2020年,水利工程年供水量達到160億立方米,基本建成防洪抗旱減災體系、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水資源保護和水生態環境體系以及水利科學發展制度體系。
會議強調,要準確把握省情、水情,突出重點,做好蓄水、用水、防水、節水、養水“五水”大文章。以增加可用水量為主要目標,統籌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大力加強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構建引得進、蓄得住、排得出、可調控的水網體系,大中小微并舉、蓄引提調結合,著力解決好“蓄水”問題。圍繞實施工業強省和城鎮化帶動戰略,以滿足城鄉居民用水為主要目標,加快水利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建設,根據民生需求和產業發展,合理布局水源工程,基本建成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著力解決好“用水”問題。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以城市和重點鎮、重點村的人身安全為主要目標,加快建設標準較高、協調配套的防洪減災工程體系,積極推進大江大河、重點中小河流和重點區域防洪排澇的治理,著力解決好“防水”問題。以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主要目標,認真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快推進水資源節約保護體系建設,全面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著力解決好“節水”問題。以恢復和保護良好的生態為主要目標,扎實抓好水土保持工作,加快實施《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三位一體”,綜合治理,著力解決好“養水”問題。
會議強調,要學習發達省市的做法和經驗,以苦干實干精神不斷開創貴州水利改革發展新局面。按照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學習發達省市的做法和經驗,有一股“拼”的勁頭,有一種“爭”的精神,真抓實干、持之以恒,把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形成抓好水利工作的強大合力。加大投入力度,廣泛吸引社會資金參與投資,建立供水、排水、水利建設與經營管理于一體的投融資平臺,加快融資步伐。深化體制改革,完善治水思路,加快建立權威、高效、協調的水資源統一管理體制,培育水權交易市場,鼓勵民營資本、外資、金融資本投資水利產業。健全人才隊伍,提高服務水平,建立健全職能明確、布局合理、隊伍精干、服務到位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形成全社會節約用水、合理用水,治水興水、全民參與、人人有責的良好格局。
會議要求,要把抗旱救災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中心工作,奮力抗旱救災保民生,力爭把旱災損失降到最低,舉全省之力打一場抗旱救災攻堅戰。充分認識這一輪旱情的長期性艱巨性,黨員干部帶頭,全民動員,千方百計保障農村飲水,發動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統籌做好抗旱救災各項工作,毫不放松地抓好二、三產業發展,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共同抗旱救災,堅決打贏抗旱保民生保秋收這場硬仗,奮力奪取抗旱救災的全面勝利。要堅定信心,統籌抓好抗旱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咬定目標、鼓足干勁,重點實現五個目標:一是糧食少減產,農民要增收。二是不出現一人斷水,不發生一人餓亡。三是控制疫瘟病情,保障健康安全。四是確保市場物價平穩,社會秩序安定。五是全年發展目標不變,確保既定目標如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