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省政協文史與學習委員會、民盟貴州省委員會、省社會科學院、省紅樓夢學會、黔東南州委、黔東南州政府共同主辦,州委宣傳部、州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中共凱里市委和凱里市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紀念著名社會活動家張畢來同志座談會暨學術研討會在凱里市舉行,追憶張畢來同志的光輝一生,緬懷他的學術成就,學習和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以更高的熱情、更旺的斗志、更大的力度投身到“十二五”時期的各項工作上來,為推動黔東南及貴州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做出更大的貢獻。
民盟中央發來賀電,張畢來夫人夏云女士發來賀信。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龍超云,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民盟主委顧久,民盟中央宣傳部原部長黃景鈞等領導出席并講話。省內外專家學者以及張畢來的女兒、兒子、孫女等家屬出席了會議。
州委書記廖少華出席會議并講話。州領導羅亮權、楊正明、李程、石干昌、劉曉春出席會議。州委常委、凱里市委書記黃遠良致歡迎詞,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耿生茂主持會議。
張畢來同志原名張啟權,1914年9月出生于貴州省爐山縣(現為凱里市),他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第六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著名的社會活動家、著名的《紅樓夢》學專家。1991年12月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為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特別是文化和教育事業獻出了畢生精力。
民盟中央發來的賀電中說,當前,在全國上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大好形勢下,舉辦紀念張畢來同志座談會暨學術研究會是黔東南州及貴州省推動文化大繁榮、大發展富有積極意義和作用的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會議,深入研究張畢來同志的革命生涯和學術貢獻,進一步開創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貴州文化繁榮發展的新局面。
省委常委、省委統戰部部長龍超云在會上發表了講話。她說,近幾年來,黔東南州委、州政府以文化自覺和自信推動文化自強,在文化建設工作中成果顯著。通過這次會議,就是要更好地了解張畢來同志的一生,充分認識他在各個領域所做出的貢獻。緬懷張畢來先生,要結合樹立和踐行“同心”思想,學習張畢來同志衷心擁護和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堅定信念;要結合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三學兩比”活動,學習張畢來同志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優良作風;要結合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屆十二次全會精神,學習張畢來同志在推進文化發展上刻苦勤奮、孜孜以求的治學精神。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民盟主委顧久在會上說,張畢來同志作為學者,他有著民盟人獨立的思考、獨特的見解和智者的傳統,誠摯求實的品格;作為民盟領導,他秉承民盟風骨,平易可親,處事公道。在中共中央十七屆六中全會召開后的今天,我們紀念張畢來先生,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文化自覺,有助于提高我們的文化自信,從他的身上,體現了共產黨人為民族的革命奮進,也體現了知識分子的獨立思考和真誠坦蕩,是多黨合作和諧政治文化的一個見證。
廖少華在講話中指出,張畢來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卓有成就的一生,是黔東南各族人民的驕傲。緬懷張畢來同志,就是要學習和弘揚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質,激勵廣大黨員干部以更高的熱情、更旺的斗志、更大的力度投身到我州“發展、轉型、趕超、跨越”的主基調上,自加壓力,奮力爭先,敢與強的比,敢向高的攀,敢同勇的爭,敢跟快的賽,奮力推進全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更好更快發展。
座談會上,張畢來的親屬代表、張畢來學術思想研究專家等分別發言,緬懷張畢來為我國民主革命和文化教育事業做出的重大貢獻。
在學術研討會上,省、州各級領導和國內外知名學者從不同角度和層面對張畢來的學術價值、思想意義、歷史地位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多方位、深層次的探討。耿生茂在研討會上說,舉辦這次研討會旨在紀念和緬懷張畢來先生,大家不僅在思想上達成了共識,在情感交融中收獲了友誼,而且對進一步挖掘黔東南民族文化資源,充分保護和利用好黔東南豐富的文化資源,進一步推動黔東南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會議期間,參會人員還參觀了張畢來故居,考察了凱里爐山工業園區以及雷山西江千戶苗寨。(文筱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