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黔東南州人民政府網 2011年,黔東南州民委緊緊圍繞貴州省“少數民族事業十大推進計劃”和州委州政府的總體部署,組織民研所科研人員先后完成了《貴州世居民族遷徙史研究》子課題《貴州畬族遷徙史研究》、《貴州世居民族代表性服飾研究》子課題《貴州畬族代表性服飾研究》、《苗族歷史文化研究—以黔東南為例》子課題《黔東南苗族文化開發現狀研究》、《黔東南苗族服飾文化變遷及開發研究》、《貴州省世居民族文化傳承與文化安全研究》示范課題—《非線性發展狀態下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與文化安全研究—以貴州苗族文化為例》等四項省長基金課題5項子課題40萬余字的課題研究;完成國家民委項目辦《貴州省雷山縣烏東村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規劃(2010—2015)》、《貴州省雷山縣南猛村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規劃(2010—2015)》、《貴州省從江縣銀潭村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規劃(2010—2015)》、《貴州省從江縣銀潭村民族文化旅游開發規劃(2010—2015)》計10萬字的規劃編制;完成了《黔東南苗族銀飾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征求意見稿)、《黔東南苗族刺繡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征求意見稿)計4萬余字的編制;完成4萬余字的《境外人士關注黔東南的焦點問題及其影響研究》州級重點課題研究;完成2萬余字的《黔東南州少數民族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征求意見稿)的編制。2011年完成課題總計60余萬字。
《非線性發展狀態下民族文化傳承創新與文化安全研究—以貴州苗族文化為例》列為《貴州省世居民族文化傳承與文化安全研究》“示范課題”,列入貴州科教出版社2011年出版計劃;烏東、南猛、占里、銀潭四村“民族文化旅游規劃”列入國家民委對外合作項目辦 “中國文化與發展伙伴關系框架項目”,正在按規劃實施;《黔東南苗族銀飾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征求意見稿)和《黔東南苗族刺繡地理標志產品標準》(征求意見稿)在2011年12月7日在臺江縣召開的“初審會”上被專家譽為“開創了黔東南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創新的新紀元”。
黔東南州民委在民族文化研究方面,主要采取嚴格的“定崗定責”,實行“崗位與工作任務相結合”、“績效工資年終獎與實際績效相結合”方式進行科研管理,采取州民委定額匹配課題田野調研經費方式鼓勵科研人員積極投入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