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資料圖)
重慶晚報8月24日報道 因酒駕入獄的高曉松近日被好友作家馮唐曝料,說他在獄中潛心翻譯馬爾克斯的晚年小說《昔年種柳(Memories of My Melancholy Whores)》,馮唐還將翻譯的部分片段貼在了自己的博客上供網友閱讀。眾多網友紛紛贊高曉松有才華,但也有網友表示內容北京腔太重顯得有些浮華。
贊馬爾克斯是年輕時的燈塔
“說白了,我排在長長的隊尾,沒啥榮譽和光環,沒啥好意思留給后代……”“日子翻回我九張兒那年,那時我打算送給自己一份生日好禮———找個雛兒,過個夜,撒點兒野。我想起了羅莎·卡巴卡斯同志,一個有了好果兒就立馬發給熟客的地下老鴇……”以上是高曉松翻譯的部分片段,馮唐在微博上評價高曉松“筆下少了兇狠,多了革命浪漫主義”。隨后,高曉松助理轉發了該條微博,并貼上了高曉松對馬爾克斯以及這本書的評價:“他曾是我們年輕時射程最遠的燈塔,如今湊近了沐浴一下風中之燭凄冷的溫存,也是好的。”很多網友看后,贊高曉松的翻譯風格犀利,像王朔,用北京方言將馬爾克斯的小說翻出了別樣的味道,既有趣又不失特色。媒體人劉春評論道:“翻出了一股二鍋頭的酣暢,牛二的感覺。”專欄作家王小山也贊揚高曉松“活兒不錯”。
出版社:不能翻得太地方化
雖然得到了網友的認可,但專業人士卻持不同意見。昨日,重慶晚報記者聯系了國內獲得授權出版馬爾克斯《百年孤獨》的新經典圖書公司,該公司營銷宣傳主管岳衛華稱名著不能翻得太地方化,“我沒看過高曉松的翻譯,但是如果他翻得十分地方化可能會不太妥當,比如,把馬爾克斯的著作翻得重慶方言化,讀起來也會覺得怪怪的。”而此次新版《百年孤獨》的譯者范曄對此卻很謹慎,他向重慶晚報記者表示,“這本書目前還沒有中文譯本,所以不能對照比較。但是每一個讀者對于原著的理解都不一樣,且他有自己的翻譯策略、閱讀體驗,高曉松可能覺得這樣翻比較符合他自己心目中小說要表達的內容。”截至昨天下午五點,該微博已經被轉發了1100余條,眾多網友希望高曉松能將整本書翻譯完,其助理也稱高曉松將繼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