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溫暖你的心田,一雙眼能看世上的表面,卻永遠看不清,人生的那另一邊,綻放著一道美麗的光線,一顆心代替一雙眼,世界變得真一點,只要相信自己,有愛就有明天,雖然幸福這么遠但那么甜———幸福,這么遠那么甜
(詞曲作者:劉德華)
很多人都知道,在香港乃至內地演藝界,劉德華是公認的勞模,他的勤奮與敬業在娛樂圈無可匹敵。明星光環之外,其實更難能可貴的是劉德華作為一個普通人具有的愛心和善心。從開始的配合宣傳做善事,到真心助人,再到為善不欲人知,他對慈善的熱心早已沖破了明星光環。也許這也是他經過30年歲月的磨煉變遷,依然在娛樂圈屹立不倒的一個秘笈。
今年9月初,劉德華從威尼斯歸來,在香港舉辦了50歲生日派對,盛大的生日派對仍是以慈善為主,入場費全數捐給慈善機構。而早在多年前,劉德華就有了一個特別的昵稱——劉大使,身上有了“中國殘奧委愛心大使”、“光明大使”、“愛心之星”、“四川省慈善大使”等各種各樣的頭銜,使得他在演藝之外的另一面深入人心。記得在2007年的一個采訪中,劉德華稱,對于慈善事業,他把它比作是存錢,只是把錢存進了一個更大的銀行而已。也許在他眼里,慈善其實很簡單,誠心誠意就足夠了。
20年如一日的“帶頭大哥”
劉德華在演藝事業取得成功的同時,對慈善的上心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在每次賑災活動的現場,他總是帶頭獻演或捐款的那一個,愛心行動一直沒有停過,20年如一日。有網友專門羅列了劉德華參加各種義演和捐款的表格。表格上顯示:1991年華東水災,劉德華捐款500萬元;1999年9月,劉德華與梅艷芳、張學友出席中視《伸出你的手,九二一賑災捐款》,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一曲籌款3000萬元;2001年,劉德華將上海演唱會上150萬元演出收入作為慈善捐款捐獻給藝術節組委會;同年,內蒙古自治區遭受百年一遇的雪災,劉德華籌得首批捐助、約合40萬元的2000件天蠶衣;2002年5月,在香港TVB的一次籌款活動上,有消息傳出華仔在彩排時受傷,傷勢不輕,有可能不會出席當晚的籌款活動,而第二天他竟如期出現在活動現場,現場幾乎尖叫。為了籌集善款,他曾駕車飛越過6輛汽車,并且真刀真槍地當眾表演過胸口碎大石。
2004年,印度洋海嘯劉德華捐款30萬元,同年,為仁濟醫院籌款,他籌得476萬元;2005年愛心無國界,劉德華捐款1200萬元;2006年6月,劉德華捐款10萬元出席全港學童護眼大行動;2008年,在汶川地震發生的第二天,華仔作為捐款發起人之一第一時間向災區捐款10萬元,之后“劉德華慈善基金會”又對四川賑災支援項目捐60萬港元……之后,臺灣八八水災和玉樹地震,華仔又與眾藝人共同發起募款賑災晚會,并與成龍領銜《抗旱救災——我們在行動》賑災晚會,籌募2.8億元,自己捐款20萬元。在慈善籌款方面,劉德華每一次的不遺余力令外界頗受感動。
全額資助“亞洲新星導”
對于一個成功的娛樂明星來說,對后輩的傳承與提攜是劉德華公益熱心的另一個體現。2005年,劉德華與他的“映藝娛樂有限公司”投資2500萬元籌建“亞洲新星導”,在全亞洲范圍內挑選了七位年輕導演,全額資助他們拍攝自己想要的電影。不僅如此,作為投資方的劉德華和映藝娛樂不干預導演的創作,所有風險由投資方自行承擔。劉德華甚至允諾,如有需要他本人將會無條件地參演這些新作品。
年輕導演,最缺的不是才華,也不是激情,而是機遇和投資。對于電影這個高投入高風險的藝術行當,劉德華推出的這個加護,對于電影圈初出茅廬的無名小輩來說,無疑是上好的際遇。在劉德華提供的這樣寬松的創作環境下,七位年輕的新銳導演,奉獻出了六部頗具新意的佳作:內地有寧浩的《瘋狂的石頭》,臺灣李蕓嬋的《人魚朵朵》,香港林子聰的《得閑飲茶》,馬來西亞何宇恒的《太陽雨》以及新加坡唐永健的《愛情故事》、香港李公樂和黃精甫的《師奶唔易做》。六部作品的總投資額約為2500萬港元,由劉德華出資。盡管其中有些影片基本是處于賠本賺吆喝的尷尬境地,但“亞洲新星導”卻實現了很多年輕電影人的夢想。
默默支持關愛殘疾人
除了舞臺上的賣力演出和曝光于公眾眼皮底下的捐款數字,劉德華在殘疾人慈善方面則一向比較低調。成立了10多年的“劉德華慈善基金會”,幫助過無數的貧困兒童以及傷殘人士,同時他本身也是多種慈善機構的愛心大使,多年來捐款已數千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劉德華對殘奧的支持,如果不是因為運動員蘇樺偉奪得三屆殘疾人奧運會金牌,并在接受采訪時爆料,可能劉德華對香港殘奧隊的默默支持也不會曝光。
“每次殘奧隊返回香港,劉德華都送每人一塊定做的‘奧運金牌’,讓大家都覺得自己是第一名,金牌是真金的,當然,金比較薄”,蘇樺偉在講述劉德華對香港殘奧隊的支持說,他曾是傷殘人士100米和200米短跑世界紀錄保持者,被香港媒體稱為“痙攣飛人”,而他的正式職業是劉德華歌迷會員工,負責把照片上傳到電腦里。
據知,從1996年起,劉德華每年會拿出10萬港元左右資助香港的殘疾運動員。每次殘奧隊返回香港,他還會送每人一塊自己訂做的“奧運金牌”。2008年8月,劉德華作為2008年北京殘奧會愛心大使,發布了自己填詞的2008殘奧會單曲,《Everyone is NO.1》(《每個人都是第一名》),他笑著說,“大家都在搶奧運,沒有人跟我搶殘奧”。
慈善對于劉德華來說,也許真是一件隨時隨地都能發生的事情。2008年6月,在海南三亞進行的“愛心呵護陽光行動”中,華仔曾拿出自己在香港傳遞奧運圣火時的奧運火炬進行現場義拍,拍得人民幣190萬元,拍賣所得全部用于四川地震災區教育事業;除了把自己的火炬捐出進行拍賣之外,他還以75萬元買下了美女主播趙宇瑛捐賣的火炬。(記者 徐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