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終場前伊拉克攻入一球的時候,解說比賽的劉建宏用非常平靜的語氣說到:“球進了。”是的,平靜甚至麻木。如同我坐在電視機前的心情一樣,沒有憤怒,也沒有大的痛苦,是麻木,卻突然覺得全身無力。 也是在比賽結束前,一位網友發了一句感慨:“我們瞬間又老了四歲。”說得真對。這不是一個普通的九十分鐘,這九十分鐘,我們又輸掉了四年。2012年的倫敦,中國足球是看客,這九十分鐘過后,2014年的巴西世界杯,中國足球也成了看客。卡馬喬的合同是三年,這下子他放松了,沒什么大任務了。剩下的兩年多時間,中國國家隊不會再有什么真正的大任務,似乎踢著玩玩就可以了,那么多的人民幣,只不過是卡馬喬的工資而已。或許接下來的中國足球,只剩下真正的改革這一件事可做了。還能怎么樣呢?當任務沒有了,期待也就沒有了;期待沒有了,也就談不上希望與失望。這一個夜晚,不只那位網友,每一個中國球迷,都在一瞬間,老去了四歲。
沒什么可指責球員的,場上看得到,也都玩了命,有想法沒辦法,再怎么玩命也沒有用。一想也合理,這么多年,中國足球混亂不堪地前行,怎么能指望突然出現一支戰無不勝的國家隊?出來混的,盡早都要還,今天的失利,不過是繼續為過去的混亂還帳而已,只是不知道,這帳還要還多久?
不過也好,沒什么出線的任務可當政績了,那就把打基礎、建規則、好好改革當政績吧。未來幾年,中國足球在世界大賽面前不得不擁有了讓人窒息的空窗期,如果不利用這段時間,把足球改革當理想,中國足球就真到該被球迷拋棄的時候了。不知這一個夜晚,中國體育或更高的決策者,是否也看到了這場拼了命卻依然失敗的比賽,然后做何感想?似乎沒有誰可被指責,連個替罪羊都難找,沒錯,我們每個人都是錯誤的制造者之一。麻木中,沉默中,中國足球該回到常識,脫胎換骨地再度出發了!否則,中國足球這項運動,還有什么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