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報訊 早在今年年初,隨著陸俊穿著看守所背心在央視新聞中的亮相,2003賽季的上海申花存在的一些問題已經被提前公諸于眾,也正是因此,加上之前去沈陽協查的申思祁宏,上海足球圈早已對申花可能被遭遇的處罰做好了一定的心理準備,而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意見是:申花被罰以直接降級應該不太可能。
上海市足管中心主任隋國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是否會收到罰款罰分等相關處罰,目前還不知道,一切還要等案情結束之后,中國足協會根據法院的處理結論,再作處罰。不過我個人認為降級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申花在過去8年里已經經歷了較大的整合重組,投資人和管理方已經發生了變動,雖然球隊的名字還叫申花,但是俱樂部主體已經發生了改變。”
因為此次審判暫時還沒有結案,申花方面并不愿意公開回應此事,不過私底下也有內部人士向記者分析,當時出事的是老申花,而申花在2007年已經和聯城隊進行了合并,變成了一支新的球隊,所以,讓如今的申花為之前的老申花承擔這樣的責任,確實不太合適。“張建強的起訴書上也說了,當年給陸俊錢的是上海申花SVA文廣足球俱樂部,而我們現在注冊的公司名是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公司主體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不是同一個企業了。唯一相同的只不過是當初考慮到球迷情感方面的因素,依然采用了上海申花這個名字。但是俱樂部實質已經完全不同。所以足協就算處罰,也很難處罰到我們身上。”
更有專業人士也分析說,中國足協紀律處罰條例中明確規定,降級的處罰對象僅是對法人,根據我國《民法通則》,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依法獨立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組織。這里規定得相當明確,法人是一種組織,不是某一個人。那么申花是怎樣的一個法人呢?在我國,成立法人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根據法律法規或行政審批而成立。如機關法人一般都是由法律法規或行政審批而成立的。二是經過核準登記而成立。如工商企業、公司等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后,成為企業法人。申花俱樂部似乎應該算后一種,就是所謂的企業法人。
關于2007年申花俱樂部的那次合并重組,可以基本確定的有以下幾個事實:第一,在原先的兩家俱樂部被注銷的前提下,成立了一家新的名叫上海申花聯盛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的新公司,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完成了新的注冊。第二,新的這家俱樂部公司的股份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第三,申花向中國足協發去了包括法人變更在內許多書面變更申請,全部得到了批復。第四,新成立的俱樂部公司的法人代表改由周軍擔任。第五,新的俱樂部成立后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公示期,在外界沒有異議的情況下,合并重組宣告正式完成。
事實上,申花方面的確現在還是在按部就班地進行著新賽季的備戰,球迷熱議的“阿爾內卡來了打中甲”的話題,申花方面根本不關心,他們仍在與心儀的內外援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