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樓市1月也交出了成績單。根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統計,截至1月31日,本市元月一二手房共成交35022套,其中二手房占據了絕大半壁江山,創下了調控后23478套的新紀錄。
來自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的數據顯示,1月31天里,北京商品房市場呈現出明顯的下滑趨勢。其中,期房住宅成交量達9557套,環比去年12月下降了30.1%;現房住宅成交量達1987套,環比去年12月略微下滑5.23%。二手房市場則是一片紅火,全月共成交二手住宅23478套,創下了自2010年宏觀調控以來的新高。
商品房市場的下滑,并不是供應形不成市場需求。實際上,本月的中糧萬科長陽半島項目入市當天,就全部售罄。相反,是由于去年年底在預售資金監管預期帶領下的瘋狂“入市潮”,透支了市場供應,使得商品房市場在1月份呈現出“斷供荒”。整整一個月里,本市僅有5個項目合計1017套住宅入市,其中最晚入市的頤泉家苑懷遠居項目,實際供應量就1套。據記者了解,開發商是先確定了購房需求后,再特意為這套別墅項目申請了預售證,可謂是“先有蘿卜后有坑”。
和商品房市場的下滑態勢相反,二手房市場則在本月經歷了一場不斷沖高的井噴態勢。31天內,日成交量突破千套大關的共有13天,而且都是幾個工作日內連續破千。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月27日,北京二手房成交量達到2093套。“新‘國八條’的出臺,尤其是28日北京開始執行不滿5年二手房全額征收營業稅的新政,使得購房人紛紛爭趕過戶的末班車,從而抬高了27日的日成交量。”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總監張大偉表示,目前,新“國八條”已經頒布五天了,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北京市的落地政策,預計也將在春節前后出臺。在第三輪新政的影響下,加上春節假期,2月1日到9日,本市暫停房產網簽工作,預計樓市在2月將會出現成交量上的明顯下調。(趙瑩瑩)
相關新聞:要么買大房 要么改租房
記者從多家中介門店了解到,隨著新國八條的實施,二手房市場出現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很多之前關注小戶型的客戶開始咨詢較大面積的房型,還有部分放棄購房轉向租賃。
從遼寧來京的高先生,年初看好一套50平方米的住房,想作為自己在北京的首套居所。然而新國八條的限購令讓他分外糾結。如果高先生買下了50平方米的小戶型后,未來結婚換大房子的想法很可能無法實現。
高先生算了筆賬:首次購買50平方米、單價為20000元/平方米的房子,總價為100萬,首付按40%計算為40萬元;幾年后他將此房賣出,售價26000元/平方米,約售出130萬;若他仍在本小區購買單價26000元/平方米的房子,面積100平方米,總價260萬。按新規中的二套房首付不得低于房價60%的規定計算,首付為156萬,也就是需要用光賣房的錢再湊26萬元才夠。此外,若第二套房貸款評估價低于實際購買價格,首付就更高了。因此在限購和提高二套房首付的雙重壓力下,高先生決定放棄小戶型,直接轉向大戶型。
21世紀不動產市場部總監林蕾告訴記者,限購令的細化,會將本打算買小戶型作為過渡階段的購房者,被迫轉向“一步到位”地購買較大戶型住宅。“另一方面,不少購房客戶開始轉向租賃市場。主要原因是,個人轉讓5年內住房全額征收營業稅,在很大程度上推高了二手房交易成本,這些客戶不得不放棄原來的購房計劃。”
據了解,由于目前樓市仍為賣方市場,因此增加的營業稅基本會轉嫁到買房人身上,進一步增加購房壓力,因此滿5年的房源會走俏。北京中原三級市場研究部總監張大偉表示,第三輪調控主要抑制投資及改善性需求,租賃市場仍將維持供不應求的局面,租金進一步提高的可能性很大。(記者姚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