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召開前,履新不久的鐵道部部長盛光祖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建設高鐵沒有財政壓力,目前高鐵發展態勢良好,進展順利。
當發現更多媒體記者“趕來”后,盛光祖笑著邊走邊說:“會后再說,會后再說。”
會后,盛光祖再度“遇”上了包括本報在內的媒體,并就春運“一票難求”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高鐵發展態勢良好
有其他媒體記者問盛光祖:“劉志軍案對高鐵的建設會有影響嗎?”盛光祖表示,不會有影響。
鐵路建設資金也是外界關注的話題。
當天早些時候,他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高鐵發展態勢良好,進展順利。
他同時強調,建設高鐵沒有財政壓力。
事實上,鐵道部新聞發言人王勇平近日做客新華網時也就相關話題進行了回應。
在談到我國鐵路建設資金是不是有保障這個問題時,王勇平表示,這也是可以肯定的。
這種保障主要是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對鐵路投資逐年增加。二是通過鐵路運輸企業自身挖潛提效,增收節支,加強管理,增加企業資金積累。三是積極推進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全面推進合資建路,推進既有鐵路股份制改革,吸引大量社會資金投資鐵路建設。截至目前,大概有134家的民間資本投資了60多個鐵路建設項目,協議投資總額達到1600億。四是充分利用資本市場,不斷創新融資方式與工具,多渠道、低成本融資。
網絡購票爭取今年實現
除了高鐵,鐵路購票也是熱點話題。
盛光祖表示,客票緊張的問題短時間難以解決,但鐵道部將更多地通過改善服務,解決有票的時候群眾買不到票的情況。
“一票難求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客票緊張,一方面是有票買的不方便。”盛光祖表示,客票緊張的問題主要是由于高峰期客運集中導致,短時間內很難解決。“比如去年國慶節期間有一天,客運達到840萬人,我們平時的旅客約為400萬人,如果我們按照840萬人來買車,線路是浪費的。”
社會各界對解決春運問題有過諸多討論,有一些方案較受關注,譬如鐵路售票實名制、網絡售票等,有部分地區已經開展了試點工作。
盛光祖表示,鐵路售票實名制將在高鐵上率先實施,之后盡快向各種類型的列車上推進。此外,網絡購票也將爭取在今年實現。
在高鐵不斷開通的同時,部分價格更低的“綠皮車”數量卻在逐漸減少。這種情況是否會增加農民工的乘車支出?
盛光祖表示,農民工乘車問題應該重視。火車應滿足不同速度、停靠距離和車站,這個問題應該考慮,中西部地區普通速度的列車要多開。在如珠三角、長三角等農民工流動較集中的地區,旅客列車的服務和運輸也要考慮整個客運市場的需求。
對于高鐵票價是否降低的問題,盛光祖表示,高鐵的票價是運輸企業根據建設和運輸成本測算以后,按照價格法規定走正常程序確定的。現在是試行價,相信以后會越來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