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方日報 繼被曝面臨資金饑渴,融資受阻后,日前,陸續公布的上市房地產公司2010年年報再現“地雷”,70家上市房企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為-683.72億元,同比減少了246.58%!同時,存貨同比大幅增長41.70%。
盡管今年一季度,不少大型房企通過降價銷售、轉向商業地產、進入二三線城市以及保障房建設等舉措,仍然迎來驕人業績,并繼續拉大同其他房企的差距。但有分析師表示,在資金鏈受壓的情況下,如果調控加緊,房價下跌預期就會抬頭。
年報:存貨猛增41.7%現金流負683億
上市房企正在“被囤貨”。WIND數據顯示,截至4月6日,已經披露2010年年報的70家房企中,存貨總額為8479.40億元,同比猛增41.7%,甚至已經超過總資產39.64%的增長幅度。
據統計,存貨同比增幅在100%以上的上市公司包括綿世股份、寧波富達、順發恒業、西藏城投、萬業企業以及華麗家族。當然,也有一些上市公司存貨同比減少,如豐華股份、廣匯股份、廣宇發展、津濱發展、深鴻基、ST珠江和上海新梅等。
“招保萬金”四大房企中,保利地產較為激進,存貨同比增加了88.71%;金地集團、招商地產相對穩健,存貨分別同比增加12.11%、27.04%;萬科則比較中庸,存貨同比增長48.01%。但萬科年報稱,截至去年末,在各類存貨中,已完工開發產品(現房)僅占4.0%。
萬科董秘譚華杰此前預計,隨著去年大量開工的產品逐漸轉入銷售,未來整體住房供應將進一步增加,行業的存貨壓力將進一步上升。
與此同時,2010年70家上市房企經營活動產生現金流量凈額為-683.72億元,同比減少了246.58%。資深房地產專家,刀客地產顧問機構董事長謝逸楓認為,近700億元的負現金流實際上是上市房企的負債,暗示了房地產公司債臺高筑。不過,合富輝煌首席分析師黎文江稱,房地產公司一直保持60%-70%的負債率,實際情況或許沒有想象中那樣差。
對策轉攻商業地產 布局三四線城市
盡管房地產業面臨經濟緊縮及行業調控雙重壓力,不少大型上市房企今年仍然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4月7日萬科公布了3月份的銷售業績,數據顯示,今年1-3月,萬科累計實現銷售面積303.8萬平方米,銷售金額35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44.61%、135.32%!金地集團2011年1-2月公司累計簽約面積和簽約金額也實現翻番,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27.5%、189.8%。相對落后的保利地產1-2月簽約面積也實現同比增長15.75%,簽約金額則同比增長55.14%。
日前,中國房產信息集團聯合中國房地產測評中心共同發布的“2011年一季度房企銷售榜”指出,上榜企業在三四線城市布局的優化,以及在商業地產方面轉型的成功,成為銷售不錯的主要原因之一。
事實上,保利地產欲在未來3年內將商業物業的投資逐步提高到占總體投資比重的30%。保利在年報中稱,“2011年將推進商業地產平臺整合,有計劃地增持國家中心城市的商業地產。”招商地產與金地集團則紛紛成立旗下商業地產公司,連一向專注于住宅地產的萬科也對商業地產躍躍欲試,一季度商業地產貢獻約40億元,占比達13%。
趨勢:資金鏈受壓將增加降價壓力
雖然今年一季度房企的銷售保持強勁,但謝逸楓認為,一線房企的亮麗業績并不代表現金流就很充沛,扣除土地出讓金、銀行負債利息以及其他一些費用之后,可能還呈凈流出。
“在資金亟須回籠的壓力之下,萬科、恒大、綠地、綠城等房地產企業已經開始降價銷售,并采取控制拿地、施工進度,推遲開盤、封盤等措施!敝x逸楓稱,加息使房企融資成本上升,加之在資本市場再融資遇阻,銀行貸款額度萎縮,如果銷售下降50%-60%,資金鏈就存在斷裂的危險。據國金證券在周二的一份研報中透露,目前房地產信托的實際利率已經上升至15%-18%。
一旦存貨積壓三個月以上,在目前限購令的背景下,房企的資金鏈無疑顯得十分脆弱。萬科在年報中指出,未來一段時期,行業資金面緊縮將成為大勢所趨。
房企拿地速度的銳減印證了萬科的觀點。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4月6日公布的數據,2011年一季度,全國12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4372宗,環比減少21%,成交土地面積環比減少31%。樓面地價方面,一季度,全國120個城市平均樓面地價1225元/平方米,環比下跌15%。北京一季度的土地出讓金僅為去年的32.7%,樓面價格下降了49%。
“如果住建部再收緊土地增值稅,推廣房地產稅至其他城市,同時,國務院將房地產項目資本金要求上調至30%,并且央行在二季度再次加息,我估計2/3以上的房地產企業都將扛不住!”謝逸楓大膽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