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5月6日訊 周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日下跌,由于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及油價出現普跌以及就業數據不佳,5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全線下跌,其中道指下跌逾1%。
在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勞工部宣布,在截至4月30日的一周中,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為47.4萬,高于經濟學家平均41.0萬的預期值,也高于前一周的42.9萬。美國勞工部同時宣布,2011年第一季度非農生產率的環比年增長率為1.6%,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的1.3%。美元指數超短期走勢將視本周五即將發布的非農就業數據報告而定,該報告數據作為衡量美國經濟復蘇形勢的重要標尺,成為目前市場人士關注的焦點之一。此前經濟學家預計,美國4月季調后非農就業人口將增加18.6萬人,上月為增加21.6萬人。失業率則料將持平于3月份的8.8%水平。
追蹤24種大宗商品價格的標準普爾GSCI指數跌7.3%,本周以來的跌幅是11%;白銀價格周四跌11%,自4月29日以來的跌幅擴大至28%;原油價格跌9.7%,自3月17日以來首次跌破每桶100美元重要關口。追蹤全球45個國家主要股指的MSCI泛美世界指數跌1.4%;美元兌美元大漲2.2%,使得以美元定價的商品期貨持有成本對其他外國投資者大幅上升。
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也普遍下跌,倫敦金屬交易所基準銅合約跌3.3%,收于每噸8820美元,鋁,鎳,鋅,錫和鉛全面下跌;黃金現貨合約跌2.7%至每盎司1475.25美元;鉑下跌2.9%,至每盎司1771.25美元。
受隔夜大宗商品外盤價格走低影響,昨日來自國內三大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數據顯示,國內商品期貨市場整體下行。
其中,石化、有色金屬以及農產品主力商品合約價格均下跌至年內新低,僅鄭州商品交易所強麥和硬麥以及上海期貨交易所期鋁主力合約小幅上漲。跟蹤國內主要上市商品價格綜合表現的文華商品指數,當日跌幅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