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昨天深夜,意大利財政部發布公告,成功發售67.5億歐元(約合94億美元)的一年期國債。
這給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受到鼓舞的意大利股市大幅反彈。截至發稿時,歐元區其他市場的前期跌幅也迅速收窄。
身處亞平寧半島的意大利似乎正在變成一只高懸的“靴子”,時刻觸動著市場的神經。
市場近日突然聚焦意大利主權債務風險,意股市連續兩個交易日暴跌,導致歐洲乃至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明顯震蕩。
公開數據顯示,意大利政府今年下半年有2530億美元的國債到期,明年更多達3520億美元,總計相當于國內債務負擔的26%。市場多方觀點認為,歐盟各國絕不能小覷此次意大利主權債務的危機。
一旦意大利債務破裂即難免申請援助,由此歐盟現行的救援基金規模或將翻番至1.5萬億歐元,而現有基金規模設計時并沒有考慮為意大利提供有力援助的需求,當前歐洲金融穩定機構(EFSF)也僅擁有4400億歐元名義資產。
分析人士指出,相比此前“船小好調頭”的希臘和葡萄牙,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一旦這個“大到救不了”的國家出現債務危機,歐元區可能分崩離析。
此外,摩根大通周一發布報告指出,由于日本信托基金對意大利主權債務風險敞口極高,共持有近6900億日元意大利主權債,一旦危機爆發,日本金融市場也將陷入混亂,基金經理人很可能大量拋售意大利國債,歐元兌日元下跌幾率也將大幅增加。
目前,評級機構標普和穆迪對意大利評級展望均為負面。
連環套
債務危情始于上周五,意大利資產價格突然大跌,基準股指FTSE MIB重挫3.5%,創下近5個月來最大跌幅。
在極度恐慌情緒的籠罩下,包括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美國、中國香港在內的全球主要市場股指在周一出現集體暴跌,意大利基準股指FTSE MIB更是自上周五重挫3.5%之后,周一收盤繼續大跌近4%。
周二歐洲時段早盤,歐元區各大股指紛紛跌破2%,意大利FTSE MIB指數更延續深跌4%,形勢嚴峻之下,包括歐洲央行、意大利政府等多方終于坐不住了,開始迅速采取救市行動。
北京時間昨日深夜,意大利財政部發布公告,成功發售67.5億歐元的一年期國債,由于此前意大利政府債券市場已經面臨巨大壓力,這次發售備受市場關注。債券拍賣成功后,受到鼓舞的意大利股市大幅反彈,從盤中跌破4%,大舉反彈至上漲0.65%,
與此同時,歐元區其他市場的前期跌幅也迅速收窄,截至北京時間昨天22時,盤中歐洲斯托克600指數的跌幅從1.6%“反彈”至0.8%,英國富時100指數跌幅收窄至0.9%,法國CAC 40指數跌幅回升至1.2%,德國DAX 30指數跌幅為1%。
意大利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截至4月底其公共債務再創新高,達1.89萬億歐元(2.77萬億美元)。去年其公債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達119%,在歐元區內僅次于希臘。
有人形容,歐洲大陸再次成為世界經濟領域“復活的地震帶”。
連日來,市場避險情緒迅速被點燃,投資者大幅拋售意大利國債的同時,更是大量購入信用違約掉期(CDS),使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驟然飆升至歷史新高5.28%,其與指標德債的利差也擴大至2.45個百分點,創下歐元面世以來的歷史高位。市場分析認為,若收益率再攀至5.5%~5.7%,就可能嚴重威脅到意大利財務狀況。
不僅如此,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最新數據,意大利的金融機構現持有希臘債務規模為26億歐元,僅次于德、法、英三國,與此同時,意大利對希臘債務敞口最大也使得外界一致認為其能幸免于債務危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對全球市場來說,這顯然是個非常不好的信號。”一位市場分析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作為區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在歐元區經濟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果該國金融市場遭主權債務危機干擾陷入持續無序,會促使歐債危機事件急劇放大,屆時西班牙、葡萄牙及愛爾蘭等國難免遭受劇烈沖擊,極端情況下,歐盟或將面臨瓦解。”
歐盟“延誤治療”?
隨著歐債“瘟疫”進一步向歐元區核心國蔓延,盡管歐盟多國已經在周一召開緊急會議商討意大利債務危機,但市場輿論依然把矛頭集體指向其救援動作遲緩。
值得關注的是,歐元區財長在11日歐元區財長月度例會結束后發表的聲明中并未提及意大利。
“歐盟在解決希臘債務問題上顯然拖的時間太長了,使得現在歐債危機得以蔓延。”富通銀行全球市場分析師飛利浦·吉賽爾(Philippe Gijsels)在布魯塞爾表示,某種意義上,歐盟的動作遲緩導致了意大利債情告急。
“這次歐盟必須要迅速作出判斷并采取及時救援。”位于倫敦的荷蘭合作銀行資深外匯策略分析師珍妮·佛雷(Jane Foley)警告,“拖延得越久,歐盟就會越焦頭爛額。”
為了保護意大利、西班牙等更多的歐元區國家免遭歐債危機襲擊,市場投資者情緒非常焦慮,敦促歐元區各大財長摒棄前嫌,齊心抗擊債務風暴。
隨著周二盤中各大股指止跌回升,也有傳言稱歐洲央行(ECB)坐不住了,啟動債券購買計劃,以期緩解來勢兇猛的債務困境,把意大利的債務危機控制在萌芽之中。
自去年5月歐洲央行啟動備受爭議的債券購買計劃以來,按照計劃,歐洲央行和歐元區17個主要國家央行可以從銀行和其他投資者手中購買公債和公司債,而不直接從政府購買。
此前日本在遭受強震海嘯的時候,受避險情緒爆發影響,日本國債一度遭投資者大幅集中拋售,為了穩定市場,當時歐洲央行也曾用該方法出手救助。
不過截至7月1日當周,數據顯示,歐洲央行已經連續第14周暫停購債計劃,市場分析認為,若不是意大利突發主權債務危機,歐洲央行也不會再度重啟購債計劃。
“政策決策者應該清醒且迅速地意識到,意大利作為一個重要的經濟體,一旦債務危機爆發,將可能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巨變,甚至改變現有金融體系規則。”富國銀行分析師思考特·馬克勒(Scott Marcouiller)再次督促,歐盟各國應該全力以赴防堵歐債危機擴大。
記者了解到,繼歐盟官員在周一舉行緊急會議之后,各國財長在周二繼續就意大利財政狀況進行緊急商議。同時,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宣布將意大利外幣國家信用等級列入負面觀察名單。
匯率市場方面,周二盤中歐元跌至近期低點,歐元兌美元盤中跌破1.4至1.3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