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財經9月6日訊 在與寶潔、安利等外資巨頭先后傳出緋聞以后,沉寂了一段時間的索芙特又冒出了將被強生收購的傳聞。這家以“概念營銷”起家、但近三年經營業績每況愈下的兩市為數不多的日化類上市公司,再度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
索芙特投資者關系部相關人士向網易財經表示,對于強生收購傳聞并不知情,強生方面直接表示傳言與事實不符。國內多位日化專家也指出,考慮到索芙特的市場、渠道、品牌各方面均不具備優勢,強生收購索芙特的可能性很小。
據網易財經了解,從去年至今,索芙特一直處在虧損狀態,而索芙特董事長梁國堅更熱衷于資本市場運作,在公司前景并不被看好的情況下,趁品牌價值尚未大幅跌價前盡早脫手應是不錯的選擇。
強生稱收購傳言失實 業界看淡公司前景
9月5日晚間,索芙特發布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索芙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籌劃涉及索芙特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事項,由于該事項尚存在不確定性,公司股票自2011年9月6日起停牌。
此公告一出,市場立即傳出各種猜疑聲。有傳聞稱,綜合性健康護理產品制造商強生公司擬購索芙特,并將運作整合索芙特與北京大寶,之后以大寶名號重新上市。
對此,索芙特投資者關系部相關人士告訴網易財經,上市公司停牌是大股東方面的決定,但具體什么原因不清楚。該人士解釋說,上市公司這邊是昨天下午4點左右突然接到大股東的傳真,說可能有影響上市公司的重大事項,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申請第二天停牌,其中的原因不是很了解。
強生(中國)公共關系部副總監王勛彪對網易財經表示,經過公司內部查證,強生收購索芙特的傳言與事實不符,請外界不要多加猜測。
這已經是繼寶潔、安利等外資巨頭,以及本土日化企業納愛斯之后,又一家外資巨頭被爆出有意收購索芙特的傳聞。
不過,資深日化專家李貴君認為,以目前索芙特的經營情況來看,根本進入不了外資巨頭的“法眼”,“索芙特主要靠概念炒作起來,在渠道、品牌等方便的積累并不充分,產品也找不到什么好的出路,因此被強生收購的可能性很小!
另一位日化專家馮建軍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在為數不多的六七家日化類上市公司中,索芙特可以說是最差的一家公司之一,除了殼資源外,市場、渠道、品牌都不具備優勢,如果說當初強生收購大寶是看中其低端市場強大優勢的話,索芙特根本就沒有什么值得強生收購。
馮建軍說,無法判斷索芙特停牌是什么原因,但單從公司的經營角度來看,索芙特對外資巨頭的意義并不大,倒是對國內日化品牌的需求更大。
連續虧損 董事長或高價脫手轉戰國海證券
事實上,近年來,羽西、小護士、大寶、絲寶等品牌陸續“外嫁”后,本土日化企業處境堪憂。除了上海家化等極少數企業還能和外資巨頭在某一細分領域一較高下外,其余多數品牌均在掙扎中艱難生存。兩面針、索芙特等上市公司上半年凈利潤均出現虧損。
索芙特的虧損并非偶然。2010年,由于原材料、物流費用、人力資源成本大幅度上升,公司全年出現了8613萬元的虧損,同比大幅下降30倍。而公司的營業額也一直在4-5億元之間徘徊,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自索芙特面世以來,“概念營銷”一直伴隨著公司品牌的發展。1994年,“瘦人慎用——索芙特海藻減肥香皂”成為索芙特實施“差異營銷戰略”的開端,之后陸續推出木瓜護膚品、瘦臉皂、負離子洗發水、防脫洗發水等產品,曾一度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這樣的營銷模式在把企業推向成功的同時,也埋下了很大的隱患。由于過分強調概念、功能,當消費者在使用過后與預期值存在太大差距時,對品牌美譽度也會出現大幅的折價。
另一方面,核心管理層的“不務正業”也可能成為公司經營每況愈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索芙特董事長梁國堅堪稱資本運作高手,早在90年代,梁國堅就打造了一個上市公司廣西紅日,并于2001年賣殼給自己的另一家公司索芙特,目前索芙特的第一大股東索芙特科技的實際控制人就是梁國堅夫婦。今年8月9日,國海證券正式借殼SST集琦上市,梁國堅是國海證券的董事,并且索芙特擁有國海證券12.4%的股權。
此外,有報道指出,國海證券的另外幾個股東如靚本清超市等實際上也是梁國堅控制,股權相加起來的話,梁國堅實際控制國海證券的股權與大股東廣西投資集團的控股權僅相差不足5%。
有業內人士猜測,考慮到目前索芙特不被看好的前景以及梁國堅在資本運作方面的成功經驗,高價賣掉殼資源,再尋求機會控制國海證券,對梁國堅來說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