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婷
世界經濟論壇(亦稱達沃斯論壇,WEF)周三發布了《2011-2012年全球競爭力報告》。在今年的最新排名中,瑞士連續第三年拔得頭籌,新加坡超越瑞典上升至第二位,而美國則連續第3年排名下滑,下降一位至第5名。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繼續進步,最新排名第26位,大幅領先“金磚五國”其他成員。
中國在“金磚五國”中遙遙領先
世界經濟論壇在報告中指出,中國在全球競爭力指數(GCI)排名上穩步前進,目前已躍居第26位,排名再次上升一位,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前30名的地位。事實上,自2005年開始,中國的排名每年都有所提升。
報告稱:“這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繼續在金磚五國經濟體中遙遙領先,而緊隨其后的南非排名則為第50位!背酥,巴西排名第53位,印度56位,俄羅斯66位。
對此,世界經濟論壇首席經濟學家、全球競爭力中心主管詹妮弗·布蘭科(Jennifer Blanke)在回答《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這是一系列因素導致的,并沒有具體單一的原因。但中國最為突出的一大優勢就是穩定的宏觀經濟狀況,中國的宏觀經濟已經在全球首屈一指。其他方面,例如治安、健康狀況等,中國相比其他金磚國家而言也更具優勢。”
競爭力從發達國家轉向新興經濟體
在發達經濟體中,日本位居第9,下降三位,但仍在前10名之列。中國香港排名第11位,中國臺灣排名第13位。馬來西亞躍升5位至第21名,緊隨澳大利亞之后。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排名連續第三年下滑,今年又下降一位至第5名。除了宏觀經濟越來越脆弱之外,美國制度環境的某些方面繼續讓一些商界領導者感到擔憂,尤其是公眾對政治人物的信任度較低和對于政府效率低下的擔心。但積極的一面是:自從金融危機以來,銀行和金融機構首次出現了復蘇,它們被認為比之前更健康和高效了。
在歐元區,德國繼續位居前列,盡管下降了一位至第6名;荷蘭第7位,排名上升一位;法國下降三位至第18位;希臘繼續下降趨勢,排名第9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