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主編 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會長靳新國發表講話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記者:許順喜)報道:為落實十八大報告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向人們描繪了一個嶄新的文化中國,“營造和諧、舒適的生活環境”,展現當今寺廟文化及百姓生活的精神文化生活,宣傳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快速的發展。2012年11月25日,由文化部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基金、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主辦,《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作家報》、《中華文藝家》、世界漢詩協會、新國風、北京市寫作學會教育科學委員會聯辦、中大科文(北京)文化藝術發展中心承辦的首屆中國寺廟文化論壇暨書畫對聯展大賽在京隆重舉行。

我國著名書畫家、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副院長梅御闡述寺廟文化發展的意義

佛教界代表圣明法師發表講話
出席本次活動的主要領導有:原武警指揮學院內衛系主任.現為中國軍事科學學會委員韓雙增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原裝甲兵學院院長郭洪祥少將、我國著名書畫家、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副院長梅御、原國家人事部辦公廳副主任齊國章、《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主編 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會長靳新國、外交部原駐外大使劉利德、我國著名書畫家、中央黨校中國國寶書畫研究院秘書長謝飛、中國地方政府研究所文化辦公室主任任自軍、文化部中國文化進萬家工程組委會主任武振江、中國現代醫學研究院副院長、北京寫作學會教育科學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林臏、我國著名書畫家、中國風水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風水策劃院常務理事、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詩書畫委員會常務理事程文鳴、中國企業新聞網每日經濟主編、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財經頻道主編、中國周易新聞網主編許順喜等領導及佛教法師、道教道人、居士、易經學者、寺廟文化學者、作家、書法家、古建專家、雕塑家、石刻專家等熱衷于寺廟文化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兩百余人。

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副院長梅御向組委會贈送書法作品“覺悟”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裝甲兵學院院長郭洪祥少將向組委會贈送書法作品

中國國寶書畫研究院秘書長謝飛向組委會贈送書法作品并講話
原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民委副主任江家福因工作原因不能到場專門發來賀電,預祝本次論壇及書畫展覽圓滿成功;原國家民政部副部長李惠仁發來賀電,鼓勵中國首屆寺廟文化論壇很有意義, 祝愿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繼續弘揚寺廟文化,進一步推動寺廟文化的發展。

中國人民解放軍原裝甲兵學院院長郭洪祥少將為獲獎嘉賓頒獎

原國家人事部辦公廳副主任齊國章為獲獎企業頒獎

中國地方政府研究所文化辦公室主任任自軍為獲獎者代表頒獎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江南春》,從詩中可以領悟到寺廟千百年來為人稱頌的奧秘。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寺廟及其文化,已經根植于人們的社會生活中。中國寺廟,不僅與佛教一家有關,而且與道教、儒教有關。因此,舉辦中國寺廟文化論壇暨書畫、對聯大賽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會領導前排就坐

佛教界代表
開幕式現場,《科技信息報•今日文教》周刊主編 中國寺廟文化促進會會長靳新國說:“改革開放以來,興廟修廟之風如雨后春筍在神州大地再次盛行。一座寺廟,有沒有歷史,有沒有文化內涵,表志這個寺廟的品位與質量,自古以來好的名勝景區多有文人墨客佳作傳世,寺廟為我們留下了不少寶貴的文化遺產,特別是在雕塑造像、詩文對聯、書畫、建筑、石刻、素食餐飲文化、服飾文化、祈禱文化、、規勸文化等等方面影響深遠。”
我國著名書畫家、中國長城將軍書畫院副院長梅御在贈送組委會書法作品“覺悟”時說:“中國文化歷史悠久和文明燦爛,十八大再次提出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快速發展,建設文化強國,寺廟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寺廟是我國一種典型的宗教文化景觀。它不僅是我國的藝術寶庫,而且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所以,弘揚寺廟文化發展就是推動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寺廟是我國一種典型的宗教文化景觀。它不僅是我國的藝術寶庫,而且也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象征。可以說,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寺廟。人們實在無法找到“中國總共建了多少寺廟”的答案。盡管許多寺廟在經歷大自然的侵蝕損壞和人為的毀損,已無蹤跡,但至今仍然留下大量的寺廟,遍布各大靈山名城。對首屆中國寺廟文化論壇暨書畫對聯展大賽而言,既是一種嘗試也是一種必然發展寺廟文化的趨勢。責編:岳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