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爾在黔南州黔東南州調研時強調
用好新機遇 讓更多的人增收脫貧致富
金黔在線訊 3月8日至9日,省委副書記陳敏爾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調研。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用好新機遇,展示新作為,在加快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讓更多的人增收、脫貧、致富。
陳敏爾先后到黔南州龍里縣、貴定縣、都勻市和黔東南州麻江縣、凱里市,考察園區建設、“三農”工作、小城鎮建設、扶貧開發等情況。在龍里縣中鐵國際生態城、貴定縣昌明經濟開發區、凱里經濟開發區和爐山工業園區,陳敏爾參觀了規劃展覽,詳細了解園區項目建設情況。在貴定縣盤江鎮,看到該鎮依托發展旅游業帶來的新變化,陳敏爾十分高興,叮囑當地干部把小城鎮建設抓得更好。在貴定縣沿山鎮農業示范基地,陳敏爾充分肯定了農業產業化“185”思路、做法是讓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有效抓手。在麻江縣下司鎮花橋村草莓基地和凱里市大風洞鄉杉樹村,陳敏爾先后走進農戶家中,了解群眾收入、生活情況,鼓勵他們多學技術、多賺錢,加快脫貧致富。在都勻市劍北社區和凱里市龍場鎮石龍寨組,陳敏爾實地察看了基層黨組織辦公條件,希望基層黨員干部更好地帶頭致富、創先爭優。
調研期間,陳敏爾分別聽取了黔南州、黔東南州工作匯報。他說,近年來,兩地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明顯,各項工作呈現出許多亮點,園區建設、農業產業化、小城鎮建設等路子對、抓得準。特別是貫徹落實國發2號文件積極主動,形成了向上爭支持、向外借外力、向下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陳敏爾強調,要搶抓國發2號文件、中央扶貧工作會議等帶來的新機遇,大力推進“三化同步”,讓更多的人增收、脫貧、致富。要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依據市場需求、自身資源條件,大力度、大幅度調整農業結構;要大力培育產業化經營主體,讓大戶、公司、合作社等帶動千家萬戶增收;要開拓本地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把品牌、市場做大;要加強農業科技推廣創新,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設施農業、效益農業。要按照規劃引領、產業支撐、環境配套、管理有序的原則,加快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意義的小城鎮,使之成為城鄉統籌、“三化同步”的基本平臺。要大力推動扶貧開發,切實抓好產業扶貧,大規模培訓農民,提高他們的創業、就業能力,增加經營性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要加快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項目落地力度,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加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要利用自身的民族、生態特色,將民族文化的保護傳承與發展旅游產業結合起來,探索特色民族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新路子。
陳敏爾要求,要抓黨建、促作風,以黨建工作新進展、新成效向黨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獻禮。圍繞建設服務型、發展型黨組織,深入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增強基層黨組織領導能力、服務能力、發展能力。深化“四幫四促”活動和作風建設年活動,實行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干部駐村,做到定責、定點、定人、定時,確保實現“發展上水平、干部下基層”常態化、長效化。
黔南州、黔東南州的主要負責同志和省委辦公廳、省委組織部、省發改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委、省扶貧辦負責同志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