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鐘無艷,無事夏迎春”———這個經常被翻拍成影視題材的老故事,最近被TVB翻新為《東西宮略》再現熒屏,陳法拉首次出演丑女鐘無艷。
TVB有拍“戲說劇”的習慣,一般都是根據野史改編,用輕松搞笑的手法翻拍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也出過一些不錯的作品,如《苗翠花》、《醉打金枝》等,《東西宮略》的劇情自然編到天花亂墜了,但是“出乎意料”地沒有成為收視或話題爆紅的靈丹妙藥。播出兩周,上周平均收視28點,仍與首周持平,不溫不火。后宮戲的勾心斗角跟它扯不上邊,美女扮丑的突破眼球也趕不上趟,此版《東西宮略》實在是顛覆了傳統意義上的東西宮故事該有的狗血!
本劇最初吹噓的一大賣點,是陳法拉舍棄美女形象,演繹深入民心的丑婦“鐘無艷”,可惜出來的效果不盡如人意。陳法拉的丑女秀,臉上頂著一個碩大的紅色胎印,還有自稱“一條條畫上去”的粗眉,但絲毫無損其天生麗質,沒帶給觀眾多大的想象空間。唯一突破就是她刻意帶上的女孩子般的天真、賣萌,與郭晉安小打小鬧的調情戲頗有喜感。
歷史上鐘無艷:書載鐘無艷額頭、雙眼均下凹,上下比例失調,肚皮長大,鼻孔向上翻翹,脖子上長了一個比男人還要大的喉結,頭顱碩大,又沒有幾根頭發,皮膚黑得像漆。
這些“鐘無艷”,誰更突破?
●1985年TVB版《鐘無艷》,鄭裕玲主演,其涂黑半邊面的造型,最丑化、最有氣勢。
●2004年電視劇《我愛鐘無艷》,范文芳主演。
●2001年香港電影《鐘無艷》,鄭秀文、梅艷芳主演,被稱為史上最有才的《鐘無艷》,經典中的經典。
●2010年臺灣偶像版《鐘無艷》,楊謹華主演的鐘無艷穿越到了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