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要發展“新勢力”,得獎卻是“老人家”
新快報訊 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15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落下帷幕,許鞍華(在線看影視作品)導演的文藝片《桃姐》一舉囊括了五項大獎,擊敗其他商業大片,成為最大贏家。盡管這樣的結果早在意料之中,但之后還是引起了不少的爭議。有網友昨日表示,今年的金像獎主題是發展“新勢力”,但最終獲獎的全是老人家。還有人表示,劉德華(在線看影視作品)的影帝拿得有些勉強,另外更多的人惋惜《讓子彈飛》的落敗。
在新快報記者的采訪中,多位香港影人對這些爭議做出了回應。他們表示,香港電影在經歷了過去十年的不景氣之后,已經過渡到了“穩守”的階段。而接下來除了要鼓勵像《桃姐》這樣的文藝片外,培養香港電影本土的“新勢力”是一個需要引起注意的問題。
爭議1
新勢力VS老人家
“影帝”51歲,“影后”65歲
本屆金像獎的口號是發展電影的“新勢力”,為此金像獎主席陳嘉上冒險起用了新演員代表楊穎(Angelababy)、新監制的代表林家棟等人與曾志偉(在線看影視作品)一起主持頒獎典禮,而最佳新人和最佳新導演這兩個獎項也引起了不少的關注。盡管如此,最后影帝、影后、最佳導演以及最佳男女配角等重要獎項的獲得者,卻全部都是“老人家”,當中最年輕的是“影帝”劉德華,今年已經51歲了,“影后”葉德嫻65歲,早已是奶奶級的人物了。
是提醒大家要發展“新勢力”
對于這個爭議,徐克導演表示:“提出發展‘新勢力’這樣的主題,是提醒大家要注重這個方面,而不是說要把它立即變成一個必然的事情。”
莊文強導演則認為,新人的培養并不容易。“拿我自己的電影來說,拍攝的周期很短,節奏很快,對演員的要求就很高,不能NG太多次,所以新人一般很難精準地達到要求。劉青云(在線看影視作品)、梁朝偉這些人成為電影演員之前,也在電視臺演過很多戲,這些鍛煉對他們后來是很有幫助的。”
陳嘉上導演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能吃苦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我們老一輩習慣了從小吃苦,因為大部分都是從底層上來的,我自己就是道具工出身。而現在的年輕人都是從學校出來,一出道就有戲拍,他們不能理解那些蹲在地上吃盒飯的電影工作者滿口粗話的情景。但我們,卻正是靠這些人拍出了一部部的電影。”
臺灣電影是榜樣
很多香港導演都認為,臺灣電影這幾年在培養新人方面很成功,幾乎每部大熱的電影都能捧出一兩個新演員。因此他們覺得,臺灣電影的今天就是香港電影的明天,在香港電影逐漸找到自信并穩守的基礎上,慢慢地去培養“新勢力”,并非是件難事。周顯揚、彭浩翔(在線看影視作品)都是這幾年比較成功的香港導演“新勢力”。
爭議2
影帝缺乏說服力
劉德華自己都沒信心
今年影帝的歸屬是幾個重要獎項當中比較有懸念的一個。在走紅地毯時,劉德華就說自己不是特別有信心,但相信影帝最后應該是姓劉的(注:劉青云有兩項提名)。沒想到最后拿到影帝獎杯的是自己,劉德華發表感言時說:“其實是表揚我對香港電影的貢獻吧?”
很多網友認為劉德華拿影帝有點缺乏說服力。而莊文強導演也坦言自己把影帝的一票投給了葛優(在線看影視作品)。
沒有華仔就沒有《桃姐》
劉德華在慶功宴上開玩笑地說,花一份錢“買了”兩個獎很劃算。博納影業掌門人于冬則認為:“沒有華仔就沒有《桃姐》。光有錢沒有用,許鞍華之前找了很多公司,沒一個老板愿意投錢給她。華仔最后找到我,我就說你要演我就投。華仔還是不負眾望,所以他這次拿影帝,實至名歸。”
于冬表示自己接下來還會和劉德華合作三四部電影。合作的方式是劉德華的公司承制,自己投錢。“華仔在藝術上有獨到的見解,他是一個很好的監制。我相信他還可以做導演,不過現在他還是多做幾年演員比較好。”
影帝影后逐漸回歸香港
前幾年金像獎的表演類獎項都被內地演員獲得,這幾年,香港演員仿佛也憋著一股勁,要把影帝影后的獎杯盡量地留在香港。這次的影帝提名人中,劉青云獲得兩個提名,但卻因此分薄了票數。姜文(在線看影視作品)和葛優則因為《讓子彈飛》難以引起香港觀眾共鳴,也無法得到香港投票人的認同。在這樣的情況下,劉德華拿影帝似乎也是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爭議3
《讓子彈飛》失意
只拿了一個獎,姜文悶坐一晚
諸多爭議中,最讓內地觀眾郁悶的是國產電影《讓子彈飛》這次提名了十三項,但最后只拿到了一個“最佳服裝造型”獎,讓人大跌眼鏡之外,也感覺金像獎是一個小圈子游戲。聽不懂廣東話的姜文在現場一直戴著翻譯耳機,很多笑話都慢半拍才反應。
總會有厲害的高手拿不到獎
對于《桃姐》的大獲全勝和《龍門飛甲》只得了技術獎,徐克回應說:“我覺得頒獎一定是這樣子的,有人拿獎,有人拿不到獎,很正常。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來參加這個一年來最重要的活動,而不是拿幾個獎。而且電影技術不會止步,你不研發別人也會研發,所以技術我們還是不能停。”而說到《讓子彈飛》的失意,他說了句很經典的話:“所有這類頒獎禮總會有些很厲害的高手拿不到獎。”
莊文強也認為《讓子彈飛》的失意主要是因為它是一部“不純粹的香港電影”,而金像獎卻是由一群香港電影人投出來的獎項。“不過《讓子彈飛》之前已經獲得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大獎。每個獎都有自己不同的角度和屬性,都有各自想肯定的東西。”
《讓子彈飛》的內地特征太明顯
事實上,除了一些香港電影工作人員的加入外,《讓子彈飛》的內地特征太明顯。正如金雞獎也不太可能頒給一部香港的商業電影一樣,每個頒獎其實都有自己的游戲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