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燈光、醉人音樂,暴露的著裝,加上一系列誘惑性的夸張動作……這是人們對鋼管舞的固有印象。現代鋼管舞起源于美國,當初它更多地流行于美國的一些娛樂場所。正因如此,也給現在的競技鋼管舞推廣帶來諸多困難和障礙,圈內人有意通過改名來正本清源,于是,頗有點復古味道的“緣桿”被提了出來。
應該叫它鋼管舞,還是緣桿?為了在競技比賽中有一個更為準確的稱謂,中國競技鋼管舞推廣者、國際裁判袁標和他的同事們提出,在鋼管舞的競技比賽中,使用另一個稱謂“緣桿”。希望借此向競技體操靠攏。袁標介紹稱,“給鋼管舞改名緣桿,只是我們項目推廣的計劃之一。現在,我們正在努力,爭取鋼管舞能夠走進2016年的巴西奧運會。”
易名不容易原名更順口
鋼管舞英文為“pole dance”,但世界鋼管舞錦標賽英文 全稱則 是“world pole sport & fitness championships”,國際鋼管舞錦標賽簡稱 IPC,全 稱 為“International Pole Championships”,這說明國際上競技鋼管舞正努力擺脫表演的概念,而是逐漸向競技體操靠攏。
在中國,由于人們對鋼管舞的誤解,袁標以及他的同事,也希望能將競技性的鋼管舞與表演性質的鋼管舞拉開距離。昨天,袁標在談及鋼管舞發展時坦陳:在近兩年的推廣中,鋼管舞賽事阻力極大。他說:“由于傳統上對鋼管舞的誤解,鋼管舞賽事缺乏企業贊助,我們在2011年、2012年舉辦的全國錦標賽,所有費用都是自己出資,加上這次鋼管舞世錦賽開支,已多達100萬?總人力量推動鋼管舞發展,簡直是杯水車薪。”
正是為了擺脫歷史污點,區別表演性質的鋼管舞與競技鋼管舞,他們提出正本清源,將競技性的鋼管舞稱謂名稱用“緣桿”替代。不過,袁標也坦率承認,要想讓人們忘記鋼管舞的稱謂,幾乎是一件不可完成的任務。緣桿這個名字,肯定沒有鋼管舞叫起來順口、形象。
期待奧運會正名好機會
要讓社會真正認識到鋼管舞,只有突出自己的競技特點,F在,袁標以及他的同事們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這一點。中國鋼管舞第一人依繁認為:緣桿作為競技鋼管舞的學名,可以更好地去為競技鋼管舞正名。
她認為,不是圍著鋼管扭動就是鋼管舞,也不是會幾個動作就是競技鋼管舞,緣桿已是競技鋼管舞代名詞,從古至今它都以精彩動作取勝并博得大眾喜愛。
據悉,由于堅持競技發展思路,世界鋼管舞聯合會正在爭取,希望鋼管舞能夠早日走進奧運會。今年10月,巴西里約熱內盧曾經舉辦了第二屆鋼管舞大賽,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和地區選手參賽。巴西對鋼管舞的熱情,激勵了鋼管舞的發展。
袁標介紹說,各方現在正在努力,希望鋼管舞能在2016年的巴西奧運會開閉幕式上有亮相機會。
緣桿從何而來?
競技鋼管舞源于中國秦漢爬竿
為何希望將鋼管舞易名緣桿?袁標解釋認為,一方面是為了鋼管舞競技的更好發展,緣桿更能體現競技;另一方面,鋼管舞最早來源于中國,競技比賽中用緣桿這一稱謂,體現了對這一運動的最好尊重。
“緣竿”——中國秦漢時期一種爬竿運動。俗稱都盧尋穜,是漢代百戲的一種。這項活動早在春秋時期就有了。《漢書·西域傳》就有記載,“體輕善緣者”在豎立的長竿上表演各種險技。有關緣竿、戴竿的具體描寫,在東漢著名科學家張衡的《京都賦》中也有介紹。
緣即爬之意,通過攀爬在竿上展示不同的技巧。緣竿在我國古代屬于民間體操項目,也常被皇家作為禮儀隊伍用于出行等大型活動中,發展至今,緣竿被廣泛應用于雜技當中,但在我國少數民族地區依然保持著爬竿運動。
不過,古代竿多數是選用竹竿或木桿作為道具,現在競技為了保證安全系數,鋼管舞中的桿所使用的材質是鐵制,表面鍍鈦或鉻保持光滑度。所以,用緣桿的表述更為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