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黔東南州從江縣月亮山苗族同胞聚居區,有一種古老的舞蹈和這里的地名一樣美麗動聽,叫做“苗族蘆笙舞”。
秋收過后,這里的人們每逢民間節日或者重大喜慶之時都要舉行規模盛大的蘆笙舞活動。按照當地的傳統習慣,這樣的活動從農歷九月至來年春耕生產后才結束,因此被人們稱為“月亮山上的舞季”。
秋收過后,行走在貴州從江縣月亮山區山麓小道,如果聽到哪個寨子吹響了蘆笙,那就是這里又在舉行一場少則一天多則三到四天的苗族蘆笙舞。
起舞時,舞堂里苗族男青年盡情地吹奏著優美動聽的蘆笙,姑娘們圍成一個圓圈,合著悠揚悅耳的蘆笙曲調,扭動著柔美的身段翩翩起舞。
令人稱奇的是,從江縣月亮山區一帶的苗族蘆笙舞一跳就是從上午跳到晚上,只要蘆笙不斷舞步就不會停歇,而且加入舞隊的人也會越來越多,場內的人累了場外的人就加進來。因此也被當地民族學者喻為“最長的舞蹈”。這悅耳的蘆笙引來十里八鄉的人們,場面十分壯觀熱鬧。
苗族蘆笙舞是從江縣月亮山區群眾古老而盛大的社會集體娛樂活動,這個寨子舉辦結束后,那個寨子接著舉辦,寨寨相傳,樂此不倦。人們利用蘆笙舞的活動相互走訪交流感情,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共慶佳節,企盼明天生活更加幸福美滿。(雨歌 王中明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