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被稱為2012年第一救市新政的安徽省蕪湖市房地產新政成為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蕪湖政府此舉令市場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全面松動的預期更加強烈。蕪湖市為何會率先出臺房地產新政?該政策出臺想達到什么樣目的?
證券時報記者昨日多次致電安徽省住房與城鄉建設廳及蕪湖市委宣傳部相關處室,電話均無人接聽。記者隨后來到安徽省房地產行業協會辦公所在地,相關負責人也婉拒了采訪。
昨日,蕪湖市政府信息公開網掛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文件,并貼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住房保障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的若干意見》全文。《意見》稱,為“進一步加強保障房安居工程建設,不斷改善居民住房條件”,提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間,在蕪湖市區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含二手房),在辦理產權登記時,財政部門將給予所納契稅100%的補助;對購買新建自住商品住房面積90平米以下、70平方米以上的,財政部門再給予50元/平方米的購房補貼;對購買新建自住商品住房70平方米及以下的,財政部門再給予150元/平方米的購房補貼。同時,外地人員在蕪湖市區購買商品房,人均面積達到15平方米以上的,可憑《房屋所有權證》給予房主及共同居住的直系親屬戶口遷入;外地人員在蕪湖市區購買45平方米及以上的新建商品住房,可以通過在房屋產權登記部門備案的《商品房買賣合同》、購房發票辦理本人、配偶、未婚子女戶口遷入。
該份文件掛出后,被新聞媒體廣泛轉載,被稱為“蕪湖房地產新政”,更有媒體將其解讀為“2012年第一救市新政”,而蕪湖政府此舉也強烈刺激了市場對房地產調控政策將全面松動的預期。
對此,在處于輿論風口浪尖的蕪湖當地,一些業內人士也表達了他們的看法。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安徽省內大型房地產企業的老總表示,由于土地出讓金收入占地方政府收入比重巨大,地方政府有動力為房產調控政策松綁,但是這一松動的前提是不與目前的中央政策相抵觸,所以蕪湖本次房產政策的調整也是在加大對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支持力度、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等大框架下做出的。
今年1月9日,蕪湖市房地產業協會下屬網站蕪湖房協網發布《蕪湖市2011年1-12月份房地產開發市場綜述》一文,數據顯示,2011年,蕪湖全市累計銷售商品房面積333.82萬㎡,較去年同期下降5.35%;完成銷售金額為213億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16.21%。2011年,蕪湖市區商品住房銷售均價為5766元/㎡,較2010年同期增長9.2%(完成全年新建商品住房價格控制目標)。2011年,蕪湖市區共出讓土地31宗,出讓面積253.8萬㎡,同比下降6.1%;出讓金額83.69億元,同比下降27.9%。而2012年1月10日公布的蕪湖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初步預計,蕪湖市201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00億元,比上年增長16%;財政收入286.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40億元,分別增長31.3%和33.4%。土地出讓金收入在蕪湖財政收入中的重要性顯而易見。
·鏈 接·
微博熱議蕪湖樓市新政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市場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研究中心總經理陳嘯天:中山、從化、蕪湖等地方或隱或現的房地產政策松動行為基本上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急切心態。盡管目前還不能明確定義政策已經轉向,但是,我相信還會有越來越多的城市尤其是被限購的二線城市也會加入這個行列,無非就是顯性的或是隱性的方式。
中國社科院研究院易憲容:只要中央政府不食言,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是不會改變的。盡管當前的房地產宏觀調控政策不盡如人意,很多說過的政策就是不出臺,但只要差別化的個人住房信貸政策不改變,地方政府這些東西沒有多少用。民眾根本不用擔心。
財經評論員吳其倫:蕪湖悍然出臺救市政策,危害多多,應緊急叫停:1、與中央房地產調控思路嚴重背離;2、不利于鞏固房地產調控成果,將導致房價止跌甚至重新上漲,導致民眾資產縮水;3、蕪湖保障房推進必將嚴重受阻;4、各地救市政策必將紛紛出臺;5、房地產調控再度淪為“空調”。 (楊麗花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