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清水江畔的錦屏縣高聳的黃哨山上,茅坪鎮副鎮長劉坤強因工作過度勞累、突發心肌梗塞而倒在了去工作點的山路上。他永遠離開了他的同事、親友,丟下了患難妻子和14歲的兒子,還有年逾古稀的父母,時年37歲。
噩耗傳來,他所在的鄉鎮領導哭了,他的同事哭了,他長期駐點幫扶村寨的村民哭了,他的鄉親哭了。
工作不分白天和晚上
回憶起與劉坤強共事的點點滴滴,茅坪鎮計生站站長吳松桂忍不住失聲痛哭,她說:“我和他在工作上是4年的搭檔,他性格耿直,工作踏實、認真,敢于承擔責任。他常有頭暈等現象,我們勸他:‘去醫院檢查一下。’他總是說:‘先忙過這一段吧。’真的難得找到這樣的好領導、好同事。今年計生工作任務重,我們計生人員沒有周末休息,也不分白天和晚上,可以說,他是‘有家也不能回’,因為在鎮里,他既是分管領導,又是計生辦主任,擔子重。今年春節期間,他帶隊到新建村開展工作,他的手指受了傷,他還堅持和大家一起做完了當天的工作才去縣城注射狂犬疫苗,那幾天,他受傷的指頭感染化膿了,他也不休息,每天和大家一起進村入戶開展工作。”
為大家舍小家
2006年11月的一天,劉坤強的妻子楊燕竹生病急需住院,可這一天恰好省里下來進行年終考核。他清楚地知道,這時候的妻子需要他,但鎮里的計生工作迎檢更需要他。最后,楊燕竹在她7歲的孩子的陪同下住進了醫院。看到病床上呻吟的母親,無助之下又怕又餓的孩子想到爸爸,“我找爸爸去,我需要爸爸,媽媽也需要爸爸!”孩子沖出病房,沿著公路朝著爸爸工作的方向——9公里外的茅坪跑去。
送走了前來檢查的領導,劉坤強聽到孩子那熟悉的哭喊聲,7歲的孩子那矮小的身影在夕陽下是那么柔弱無助。鎮里的干部群眾得知小鑒津是來找爸爸去照顧媽媽的,感動得流下了淚水。他背上孩子,帶著對妻子無比的歉意來到妻子的病房,用粗糙的手抹去妻子臉頰上的一道道淚痕。
這就是劉坤強,一個舍小家為大家的堂堂男子漢。
是一部計生信息活資料
在錦屏縣計生系統,劉坤強是一面響當當的牌子。曾任茅坪鎮黨委書記的錦屏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龍永貴說:“劉坤強的工作非常扎實,全鎮所有計生對象家住哪個村寨的哪個位置、家里有幾個人等等信息他都熟記在心,他自己就是一部每天更新的全鎮計生信息活資料。有時即便是晚上,只要發現自己還沒掌握的情況時,他二話不說,拿起電筒就往村里趕,去了解、核對情況。他負責計生工作以來,茅坪鎮的計生工作年年都排在全縣前列。”
2011年6月,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全面加強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確保實現“雙降”目標的意見》后,他更是一心撲在計生工作上,為了工作,春節也顧不上回家。這也成了他工作的常態,因為茅坪鎮工作人員少,工作任務繁重。
心里卻始終裝著廣大群眾
計劃生育工作俗稱“天下第一難事”,工作稍有不當就會招致群眾的誤解。為此,他被群眾罵過,甚至攻擊過,所有這一切他都默默承受,但他心里卻始終裝著廣大群眾。
2003年的一天晚上,宰大溪計劃生育戶周錦英忽然覺得肚子疼痛難忍,劉坤強知道這一情況后連夜找車將周錦英送到縣醫院檢查,并墊付了300元的醫藥費。周錦英家的生活比較困難,劉坤強每年都帶領鎮計生辦(站)的同志到周錦英家里為其檢查病情、慰問,幫助生產勞動。
2008年雪凝災害期間,他徒步扛著大米等生活必須品到二女戶龍先培、獨生子女戶龍躍燈、龍躍金和龍先浩家慰問,計生戶握著他的手激動地說:“這樣大的雪,劉主任還來看我們,你真是個好人!”。
在茅坪鎮辦公樓三樓劉坤強的宿舍里,地上放著一雙濕透了的沾滿泥土的膠鞋,桌子上放著一個灰色小臉盆,盆里裝著一把塑料梳子、一把牙刷、一支牙膏。一個鋸成半截的礦泉水瓶就是他的漱口缸。眼前的情景,妻子楊燕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失聲痛哭起來。
劉坤強的床邊擺放著兩本他還未讀完的雜志,一本是《青年時代》,一本是《幸福生活》,他是一個停不下腳步的人。在他青春的夢里,還有許許多多幸福生活的期待……(記者 汪小雨 通訊員 楊秀廷)